-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窗与镜名文欣赏
窗与镜;窗与镜(一般框架)基础标准;窗;到了西周,从当时的青铜器“兽足方鬲”中,已经可以看到窗的原型;;在汉代明器中,已经可以看到有棂的窗格,至此,窗已经完全成型了。;尤其是汉魏六朝以后,古典园林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花窗、半窗、隔扇窗、漏窗等多种形制的窗子,窗越来越被装修得华美绮丽;到了唐代,“窗”的意象才真正被注入了开阔、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唐代的诗人通过“窗”感受到的是壮阔的山水、无限的江山和浩渺的宇宙;宗白华先生曾从中国哲学的高度,对中国诗画中“窗”的独特审美意义进行过论述,指出中国诗人喜欢从门窗之中吐纳广大世界的空间意识。;古人具有这样自由奔放的文化精神,通过“窗”这一建筑构件来抒发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窗”本身所具有的建筑特性分不开的。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在结构上??于框架结构,是用柱子来承重的,因而“窗”的大小和位置比较自由。有的窗用于建筑的两面或四面,而且木架构的结构形式,使得窗能够连续组合,形式自由,富于变化,有的甚至可以在面向主要景观的整面墙上开满窗,创造出开敞通透的空间、化实为虚的空间。
;;文化性格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作为建筑实体要素的“窗”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过的:“古希腊人对宇宙以外,自身周边的自然世界好像并没有发现。他们更多地把建筑孤立起来去欣赏。而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到外面的自然界。”
;中国古人将“窗”作为与天地对话的行为模式,通过“窗”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自身心灵的拓展,故而在诗歌中对“窗”情有独钟。;镜;方寸之间的镜是集纳万物的器物;文学“镜”的划分;咏怀之镜;拉康镜像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