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上学之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艰辛的上学之路

艰辛的 上学之路 上学难,上学难,难于上青天! 这就算很好的大路了 当我们为共和国的成就而自豪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些孩子们! 他们在这艰辛的上学路上还要走多久?! * 除了假期,无论刮风下雨,贵州大山深处的三十多个孩子们都会结伴而行,每周步行4个多小时去上学。总觉得走在前面的小男孩像我的孙子,心如刀绞! 9月4日是周日。午饭后,15岁的彭泽英背着大米和油、12岁的刘志林带着青菜、9岁的杨小成提着柴禾,陆续来到村口。 长期以来,罗坪四组的孩子们就在学校附近租房,自带一周的米、菜、油、柴禾等。 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捧着油瓶 山越走越险,路越走越窄。罗坪四组地处黔南大山深处,到乡政府所在地木引乡中心小学和木引中学,要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结伴而行,年龄大的孩子可照护年龄小的孩子,家长放心。一年四季,除了两个假期,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寒暑,每周日中午离开家门,每周五下午4点放学回家,这样的行程,几乎不变。 今年刚刚入学读一年级的彭茂盛和另外几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感到有些吃力了。大部分学生自觉停下来,第一次休息,只有几个年龄大的男孩照样前行。 别看彭茂盛今年才7岁,去年上半年他就开始到乡里小学上学前班了。虽然早习惯了每周往返走山路,但每走半个多小时,他就要停下来休息。 渡过罗坪河,孩子们终于有了笑声。孩子们分两批登上渡船。上船后,他们迫不及待地用船上的塑料桶舀起河水,直接喝了起来。“我们山里的水,没有污染,不用加工就是矿泉水!”孩子们自豪地说。有的用双手捧起河水,清洗一下热汗淋淋的脸。 沿着山村公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16:30,从村口出发近4个小时后,孩子们终于走到了国道边。木引中学,就在公路的右前方。 2010年3月31日,在云南昆明贫困山区的一所小学里,孩子们正蹲坐在简陋的校舍旁吃饭。 孩子们必须自带板凳上学,行走在冰雪覆盖的崎岖山路上。 学生们因为家离学校太远,晚上,教室就是宿舍,课桌就是床了。 孩子们在老师的照顾下涉水过河,太危险了。真敬佩这位老师!! 上学途中,穿行在泥泞、狭窄的水稻田埂上。 这些孩子真是太小了!城里的孩子十来分钟的路,都用小车送,天壤之别! 石板就是课桌 简陋的校舍 放学了,学生们踏上崎岖的山路回家去。 看看孩子们的鞋子! 校长在检查学生带来自备粮草 多危险的山路 兄妹俩 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 和城市学生背上沉重的书包比起来,他们还要背负得更多。 同学们甚至背上了自己同学,他们是多么纯朴、友爱。 再坚持一下,学校就在前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期盼 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县,竟然要求学生在上学途中向每个经过的轿车敬礼。 漫漫求学路 还要走多久?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