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谈新材料作文的困惑及突破
当我们看到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三个作文题目时,大家一致的感觉是很贴近生活实际,能够保证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写。但事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有下手写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近两年新材料作文题目大都是看易实难,考生能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尚且不易,写出一篇好文章就更难了。为了让考生在考场上能得心应手写出优秀文章,我们必须对新材料作文做全面的了解。
一、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特点
1. 话题新颖,贴近生活
2016年全国Ⅰ卷作文是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同样是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话题好像还是“过于看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之类,其实是围绕着两个孩子分数的升降对比所引发的相关思考展开。全国Ⅱ卷要求考生对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发表看法,而不是只谈语文或语文学习。全国Ⅲ卷讲述小羽的专利产品被仿冒之后,制定产业标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故事,审题不全面的话,可能又会谈论“创新”“诚信”之类的话题,但整体理解材料就会看出本题讨论的是“协调发展”的问题。三则作文题目均立足于生活实际,话题新颖,有效地规避了套作的可能。
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均指向了考生“自我”。全国Ⅰ卷作文以“分数的升降”为话题,几乎是每位考生都会有的类似经历或体验;全国Ⅱ卷作文更加明确地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需要考生由衷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 降低审题难度
与前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相比,2016年作文题目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前几年作文题目大多是“寓意启发”式题目,近一两年作文题目转向了“就事论事”式题目,考生不用再去费力地“猜”题目意图,题目材料已经给出了相对明确的写作指令,只要选准一个角度即可开始写作,这一点从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就可以看出。就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来看,虽然采用了漫画作文题目,但材料寓意非常明朗。四个显眼的分数对比,巴掌印与唇印的对比,可以看出很多家长眼里只有考试成绩与分数,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身心健康、实际能力等,采取忽视的态度。材料内容无非是引导考生阐述对“过于看重分数”的看法,审题从漫画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入手,或纵比,或横比,可简单地得出结论:对孩子的教育,切不可“唯分数至上”。总结出观点,然后就事论事,结合现实展开论证分析。
全国Ⅱ卷作文题目寓意更是明显,三种行为(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都可以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立意。例如,“课外大量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或“社会生活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或“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等,都是符合要求的。
3. 重在解决问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则作文题目都包含着特定的社会生活语题:全国Ⅰ卷是“怎么正确看待分数的变化”,全国Ⅱ卷是“怎么提升语文素养”,全国Ⅲ卷是“怎么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每一个考生都要直面这些问题,从现象入手,去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所代表的普遍心理,最重要的是还要寻找正确的解决途径。所以写作从发现问题开始,接着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文章可以不必过分强调表面的文采,但必须言之成理,而且呈现出严密的逻辑关系。那些辞藻华丽、空洞无物的文章,显然不再能够蒙混过关了,胡乱拼凑、堆砌名人事例的写作方式也不再有用武之地。
二、新材料作文情境下的困惑
1. 陌生话题带来的不适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内容一般都固定了写作的立意指向,而这个立意指向竭力回避与往年作文话题的雷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一般过分注重文章章法的训练,例如从审题、立意、选材和结构等各方面传授技法,或者从开头、结尾、过渡和修辞等方面强化训练,训练内容大多局限于往年高考的已有话题。当考生瞥见作文题目中的新材料时,感觉往往是“当头一棒”:这个话题我从来没有见过,它要我写什么?我要怎么写?一时手足无措。
2. 不能发现生活的本质
学生自发地认识生活大多停留在表象层级,不能够由表及里地想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在文章中也就说不出什么道理。有些作文题目材料确实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但司空见惯不等于认识清楚,恰恰是常见的生活现象才存在思考的盲区。例如,全国Ⅰ卷作文用学生考分的升降做题目材料,这是每一个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遇到过的问题。但他们在关注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