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法在矽卡岩型铜金矿上的应用效果研究.pdf

激发极化法在矽卡岩型铜金矿上的应用效果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发极化法在矽卡岩型铜金矿上的应用效果. 吕学成 郭文波 王善勋 王 凯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 西安710068)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试验和推广激发极化洼,到且前已经得以广泛应用,国内 的研究讨论也一直向前推动,包括时域、频域、新仪器新方法等。随著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 青海循化某铜金矿上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 激发极化怯IPR一12矽卡岩型铜金矿 引言 青海循化某铜金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1958--1972年进行了地质、物探工作,发现铜铁 矿(化)点20余处,圈出物探磁法异常十几处。因矿区第四系覆盖较厚且广泛·地表牧草发 育.归属少数民族居民放牧,所以地表地质找矿工程及工作常与少数民族居民发生冲突,但 近几年的地质找矿认识和工作由黑色金属转向铜金矿,物探勘查方法因对地表草原没有破坏 而受到欢迎。2003--2004年度在青海循化某铜金矿的×测区进行了时域激电工作。 2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属松潘一甘孜印支褶皱系青海南山冒地槽帮皱带岗察复式背斜。出露地层为 二叠系下统太关山群上岩组、下三叠统隆务河群下岩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第四系。 该铜金矿为岗察复式背斜的次级褶曲.赋存于该倒转背斜的核部。该铜金矿床为矽卡岩 型、热液型复舍型矿床。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两组,即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具多期次活动特点,并形成 次级断裂破碎带,对区内矿产有明显控制作用。 岩浆活动强烈,区内侵入岩发育,为印支期第一、第二阶段角闪闪长岩、闪长岩、花岗 闪长岩等。岩体呈岩枝产出,于二叠统大关山群上岩组第二、第三岩性段接触带附近常形成 。 矽卡岩。 矽卡岩介于两者之间;闪长类侵人岩、大理岩充电率较低(6‰),矽卡岩充电率变化较大, 含矿时可达15‰以上。围岩与矿(化)体电性差异明显,激电勘查前提较好. 45— 3方法技术 生产的IPR一12接收机。采用正反向标准直流脉冲供电,脉冲宽度2s。激电观测参数为一次电 s·把二次电位衰 位y,.供电电流强度J及视充电率尬刊,朋,异常选取M,(即供电时间为2 减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区域按固定延时切为14块.M。为14块面积中第9块面积积分值)。 y。,、%。直接读取,视电阻率R异常为计算导出值。 m,MN=40 m。 工作装置:(1)中间梯度装置月B一600 m,点距一20 (2)固定点源测深装置.MⅣ一20m,点距=10m,6个供电点(A,一AB),B极置于 “无穷”远处(5倍A0)。 4工作成果 ×测区以前曾取得了磁异常,在该磁异常上进行了中间梯度观测,分别取得了一个视充 300线。 d以异常呈“长圆”形.长约80m.宽约40m,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强度大。沿测线方 n·m,在260~300线有明显高低阻“畸变”分 n为高阻异常,幅值较高,1500—2000 界,方向为北东向;与旭对应的n幅值也较高,为10000·m左右,北西展布;这两组高 阻异常在120点/260~300线,呈。十字”交叉形(图1、图2)。 皿异常等值线图P.异常等值线圈 ==== 坑道 一一一 测 线 一固定点源测深剖面 图1 结合地质情况分析,认为260~300线的明显高低阻。畸变”带为矽卡岩接触带,“十 字”交叉的处为测区内两组北东向、北西向构造部位;同时。交汇部位M异常有较高的强度。 ——46 推测120点/260~300线交汇的构 造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有金属 硫化物富集。 将300线M、R异常曲线形态 (图2)与理论模型曲线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