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工质热声发动机热力特性的试验研讨.pdf

混合工质热声发动机热力特性的试验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1=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61124 混合工质热声发动机热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刘迎文何雅玲牛黄竟 沈超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与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49 Tel:029 E·mail:)丝!也吐星(垄m堑l:勾盟:曼亟坠:翊 摘要:在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上.对采用HeJAr混合工质的驻波热声发动机系 统的热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i者重研究了不同的充气压力条件下。加热温度对热声系统的压 比和压力振幅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混合工质的不同配比对起振、消振温度和谐振频率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工质可以获得二个纯质的谐振频率之问的任何谐振频率值,’与此同时可以有效地 改善起振与消振特性和提高热声发动机的热力性能,‘从而扩宽了热声发动机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混合工质;热声发动机;试验研究;起振特性,谐振频率 1.引言. 热声发动机是利用热声效应,实现热能到声能的转变,系统中除振荡气体外,没有 其他运动部件,因此,热声发动机成为国际上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热点。 实用热声热机起源予Los “Thermoacoustic Engine”,标志着热声学研究进入了实用化探索阶段IlJ。1990年, Radebaugh等开展了热声发动机代替机械压缩机来驱动小孔型脉管制冷机的研究,一举 达到了90K左右的低温,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完全无运动部件的低温制冷机,其长度达到 lOm,共振频率为40Hz左右,压比只有大约1.10[列。1995年,日本大学周淑亮等设计 了一台半波长的热声发动机,长4m,工作压力为2MPa,获得压比和频率分别为1.12 和62Hz,加热温度为420。C。在输入功率为833W时输出26W的声圳引。浙江大学金 滔等于1996年研制成一台采用丝网板叠的半波长热声驱动器,以氮气和氦气作工质时 分别获得1.12和1.06的最大压比,着重研究了工质种类、共振管长度、平均充气压力 和加热温度对压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优化与改进14]。 为了深入全面研究工作介质对热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特性(包括部件和系统稳态与 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上,着重研究了 He/Ar混合配比对驻波热声发动机系统的热力性能、起振特性和谐振频率的影响。 2.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实验系统 整个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甲台由以下4部分构成: (1)驻波型热卢发动机主机 系统; (2)加热与冷却系统:(3)工质置换系统;(4)测星采集系统。图l为该试 验平台和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宰通讯作者 基金项FI: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 612 图l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和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热声主机系统:l、高温谐振腔;2,热端换热器:3、热声板叠;4、冷端换热器;5、测试板; 6、锥形连接件;7、谐振管:8、谐振腔 加热冷却系统:9、加热器:10、保温层:ll、冷却器;12、功率计;13、调压器 工质置换系统:14、调节阀;15、稽密压力表;16、减压阀:17、高压气瓶;18、热偶规管# 19,电离规管:20、复合真空计:21、扩散泵:22、电磁阀;23、机械泵 测量采集系统:24、热电偶;25、温控仪;26、数采卡;27、数据万用表:28、压力传感器; 29、稳压电源;30、调理放大器;31、示波器;32、频谱仪l 33、数据采集卡: : 。34、工控机 2.1热声主机系统 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包括高温谐振腔、热端换热器,热声板叠、冷端换热器、谐振管 和谐振腔等6个部分构成,其中热端换热器、热声板叠、冷端换热器和谐振管足热声热 机的最基本部分。由于热声板叠是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