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典型材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镇党委书记典型材料  金秋时节,记者前往鼎XX乡采访,眼前的一幅五彩的图画,一派和谐的场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拦住了记者,他激动地说:“听说记者来采访,俺有太多的话要告诉你们;你看,俺现在水也好喝了,路也好走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多亏咱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们,他们真的是把心交给了咱老百姓。”  在采访中,这样的话我们不知道听了多少次。我们为这样一个事实感动着:4年中,在维稳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该乡没有发生一起群访事件。  我们扎进了丁家港乡的田野,搜寻着他们维稳的秘笈。水来了,田能耕种了,就有了稳定的基石  2001年9月,现任乡党委书记XX到乡报到的前一天,水的问题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XX和XX两个村200多名群众挤上两台中巴车,浩浩荡荡到区政府上访。XXX一打听才知道,是灌溉用水引发了矛盾。丁家港乡地处枉水灌区的尾水,水流到村民田里流程达47公里,中途需经4个乡镇,沿途有11个闸,200多处,到XXX乡的水量就成了尾水了。天旱水如油,每逢天旱或“双抢”时节,就因“抢水”而引发争端,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群访事件也没有间断过。  前些年,每到“双抢”时节,乡政府工作人员就要“搬家”,住在主渠道旁,把守沿途闸,一顶草帽、一筒手电、一条毛巾,乡干部吃住都在大堤上,组织群众有序放水。面对群众的争论,他们像对待家人一样耐心解释,争取大家的理解;下、闸堵水是他们经常遇到的事。就这样,白天烈日晒,晚上蚊虫咬,盒饭送到田埂上,晚上啃包方便面,一干就是20多天。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部分水稻田没有得到直灌。  至此,从农家小屋里走出来、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XX终于明白,水是农民兄弟的命根子,“水”文章做不好,就没有安静日子。党委、政府一班人也真切地感受到,必须从根本上根除缺水的问题,消除群众用水的矛盾。  为此,4年里,乡财政过紧日子、挤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分别投资300万元修建10座小型水库,295万元新建了50口山塘,改造了60口旧山塘。他们还投入700万元硬化渠道35000米。目前,投资500万元的双二冲和五里冲两座水库的建设已挤进国家支持项目笼子,并马上动工。预计今年底可完工投入使用。“到时候,乡亲们就再也不用为灌溉水的问题发愁了。”铁书记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灌溉水的矛盾解决了,饮用水问题也摆上了议事日程。XX年,走马上任的乡党委书记XXX了解到,群众常常因为饮水问题而上访。对此,乡党委、政府挤资金改水。他们用塑料管道把山泉水从10多公里远的山上引下来。当清澈的山泉水从管道中涌出时,大家脸上乐开了花,村民们说:“感谢这个铁娘子,我们终于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了!”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喝上清洁卫生水,他们决定再次动大手笔,从10公里外的双冲水库引水,从根本上解决全乡居民的饮水问题。办这么大的工程,对于一个“家底”并不雄厚的乡来说并非易事,于是,班子成员跑上争取国家计划资金,跑下发动群众筹集资金,终于筹足500多万元改水经费。如今,工程马上要开工了,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们既高兴又担心,“这是真的吗?那真是为俺老百姓造福呢!”“就盼着那一天啊!”  铁书记告诉记者,不久,工程将正式开工,年底主管将铺到集镇,镇上2000多居民就可喝上卫生安全水。首期工程两年内完成,将有8000人受益。接下来的二期工程又将为更多百姓送来放心水。路通了,经济发展了,就有了和谐保障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通了,村里的农产品才能运出去换钱,外面的企业也才能引进来发展。村民富了,民心稳了,矛盾自然就少了,社会也就和谐了。XXX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形成共识:一定要突破“路”的瓶颈,民富才能邦安。  1998年前,除途经该乡的319国道外,XXX港乡的水泥路面加起来都只有1公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天天盼望“致富路”修到家门口。  为了解决修路资金的巨大缺口,乡里一方面发动本乡老百姓积极筹资;另一方面,乡领导们四处奔波,找上级跑资金求支持;同时,他们还多次南下广州、深圳等地,找老乡“化缘”。真诚感动了领导,也打动了在异乡创业成功的老乡们,老板们纷纷解囊。去年10月,在深圳开钢材厂的林泽建委托爱人把8万元现金送到了乡政府。五里冲村的杨大笑在深圳经商多年,听说家乡要修路,他个人带头捐赠10万元,还组织在深圳工作的老乡们捐款12万元。  如果说筹措修路资金是项“大工程”,协调“开路”的矛盾也不是个“大项目”。2003年,常吉高速公路途经XXX乡段工程动工了。工程取土问题成为当时的一大矛盾,土场涉及到丁家港乡6个村的茶山。村民们对建设方的补偿期望与相关政策出入较大。为此,一些村民思想不通,多次与建设方发生矛盾,影响了工程进度。于是,在铁书记的带领下,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挨家做工作,反复召开村民会。乡党委、政府向村民承诺:“乡里会对损失的茶山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