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ppt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2)关于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1)选C,(2)选D。首先要分析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反映在柱状统计图上的特点,然后根据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判断:①省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可判断为四川省;②省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可判断为黑龙江省;③省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可判断为甘肃省;④省原煤占比重最大,应为河北省。第(1)题,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以原煤、原油、天然气为主,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水电是清洁能源但比重 很小;原煤、原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煤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会增加酸雨危害。第(2)题,根据判断可知,①为四川省,四川省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又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集中且蕴藏量大,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移民量小,不是制约因素,水能富集地主要集中在横断山区,地壳活动强烈,断层众多,开发技术难度大,所以,地质条件复杂是制约因素。 读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及其运输线路图,完成1、2题。 1.该能源最有可能为( ) ①煤炭 ②石油 ③可再生能源 ④非可再生能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中主要能源输出地能源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分布范围广 ②能源品种单一 ③埋藏深,开发难度大 ④具有品质好,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该能源的地区分布,可以判断出其为煤炭,为非可再生能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主要输出地为山西省,其省内煤种齐全,分布范围广,煤层埋藏浅,开发难度小。 (2013·德州模拟)“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完成3、4题。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 为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年10考 高考指数:★★★★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_____、风能、_______、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_________ 的破坏。 水能 生物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态环境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___________。 2.市场_____。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_____。 开采条件好 广阔 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___________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 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_____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 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________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_______: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煤炭开采量 铁路 坑口电站 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一结构转变为_________,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结果 进行_____________,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措施 改革开放初期以_________为核心,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且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原因 煤炭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多元结构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_____________。 2.保护与治理措施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_________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 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废”污染 技术创新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_________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重化工业 农业、轻纺工业 1.虽然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差别很大,但都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 ) 【分析】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油;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 2.开发条件就是指开采条件。( ) 【分析】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针对资源状况。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