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四肢脊柱神经系统检查120312 PPT.ppt

腹部四肢脊柱神经系统检查120312 PPT.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四肢脊柱神经系统检查120312 PPT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 深反射 跟腱反射 方法:被检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位,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一手推压足掌使踝关节过伸,轻叩跟腱。 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反射弧中枢:在骶髓1~2节段。 第九节 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意识 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 脑神经 神经反射检查 意识状态的评估 判断意识状态 1. 定向力 2. 记忆力 3. 语言功能 4. 计算力 5. 清醒度和注意力 意识状态的评估 1)嗜睡(somnolence) 2)意识模糊(confusion) 3)昏睡(stupor) 4)昏迷(coma) 浅昏迷 深昏迷 意识状态的评估 1)嗜睡(somnolence) 指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答题有一定的逻辑性,但反应比正常人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病人又再次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 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发生障碍。 3)昏睡(stupor) 熟睡状态,不易唤醒,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coma) 浅昏迷 深昏迷 二者的区别在于生理反射是否存在? 脑神经的评估 Ⅰ 嗅神经 Ⅱ视 Ⅲ 动眼 IV 滑车 V 三叉 VI 外展 VII 面 VIII (位)听 IX 舌咽 X 迷走 ? XI 副 XII 舌下 Ⅰ 嗅神经 让患者用每一个鼻孔闻不同气味并辨别. 禁用刺激性气味,因为它可能刺激鼻孔内三叉神经痛觉纤维 除非怀疑颅前凹病变,否则临床上一般不检查此神经 Ⅱ 视神经 ?视力 ?视野 ?眼底检查 Ⅲ 动眼神经 ?观察是否有上睑下垂 ?眼球各向运动 ?瞳孔对光反射 (直接、间接光反射) 瞳孔调节反射、辐凑反射 Ⅳ 滑车神经 ?眼球运动:向外下方斜视 ? Ⅵ 外展神经 ?眼球运动:向内斜视(外展不能) ? V 三叉神经 ?颞肌和咀嚼肌力量 ?面部感觉:检查三个分支(眼、上颌、下颌)区域的痛觉 ?角膜感觉(角膜反射) VII – 面神经 ?面部表情肌 观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 ?叫病人做下列动作: 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睑裂以上的面部表情肌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支配 VIII – 听神经 ? 听觉、前庭 听力检查 ? IX – 舌咽神经 X – 迷走神经 患者声音是否有鼻音或声音嘶哑? 让患者作吞咽动作 让患者发“啊”的音,并观察软颚上抬度。 咽反射 XI – 副神经 ?抵抗阻力耸肩 ?抵抗阻力转头 XII – 舌下神经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音障碍 ?让患者伸舌,观察是否有偏斜 运动功能评估 (一)随意运动与肌张力、肌力 肌力分6级:0 无, 1 有肌收缩无关节运动;2 肢体可平移;3 可抗肢体重力;4 能抵抗一般阻力;5 正常 (二)不随意运动: (三)共济运动:小脑平衡功能(指鼻、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 感觉功能评估 闭目时检查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三)复合感觉:定位、两点、实体觉、图形觉 神经反射检查 概念 神经反射是由反射弧的形成体现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反射弧中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使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 反射受高级中枢控制,如椎体束以上病变,可使反射活动失去控制而出现亢进。 浅反射 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的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肛门反射 角膜反射 检查方法:嘱被检查者眼向内上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查者角膜(不能触及睫毛) ,正常时该眼睑迅速闭合,称直接角膜反射。 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桥脑-面神经核。 临床意义: ①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②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③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 腹壁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并拢、放松腹部。用钝针或木签由外向内轻划腹壁。反射作用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略向刺激侧偏移。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为胸髓7~8、9~10、11~12节段。 临床意义:①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②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③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腹壁反射 传入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 反射中枢:上腹壁为胸髓7~8节,中腹壁为胸髓9~10节,下腹壁为胸髓11~12节 传出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