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炳坤激光原理与技术课件新型激光器
§10 新型激光器 §10.1光纤激光器 §10.2自由电子激光器 §10.3孤子激光器 §10.4 X光激光器 §10.1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大多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实质上是一个将某一波长的泵浦光转化成另一波长的激光的波长转换器,但其光束质量大大优于半导体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可分为基于非线性效应的光纤拉曼激光器和基于受激辐射的掺杂光纤激光器。下面仅讨论掺杂光纤激光器。 与掺杂光纤放大器类似,掺杂光纤激光器的增益介质是掺有稀土元素的光纤。光纤激光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固体激光器。 §10.1.1优势 与传统的块状固体激光器相比,优势如下: a)泵浦光被束缚在光纤中,可实现高能量密度泵浦,故泵浦阈值较低,可获得块状激光介质难以实现的激光辐射; b)低损耗的长光纤,即使单位长度的增益低,也能获得大的单程增益; c)单模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具有波导的特点,容易实现模式控制,获得高质量的激光束; d)光纤介质具有很大的表面积/体积比,散热好,无需配备水冷、风冷等设施。 光纤激光器可用于光通信、光传感、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印刷等领域。 §10.1.2波长范围及谐振腔类型 掺杂光纤激光器家族的运转波长可覆盖(0.4~4)μm的范围。 谐振腔类型 1)图9.5.4 (a)、(b)、(c)均为两端有反射镜的F-P型腔 2)分布反馈型光纤激光器。(c)光纤DBR激光器;(d)光纤DFB激光器 3)环形光纤激光器 §10.1.3阈值及输出功率 激光器的阈值: 吸收的泵浦光强阈值 吸收的泵浦功率阈值 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10.1.4双包层掺杂光纤激光器 应用包层泵浦技术的掺杂光纤激光器称作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双包层掺杂光纤激光器的横向结构 双包层光纤包括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和保护层四部分,其折射率满足 > > < 内包层形状各异,如方形、矩形、多边形、梅花形和D形。 §10.1.5掺镱光纤激光器 掺各种稀土元素的双包层光纤都可构成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掺镱的光纤激光器具有量子效率高、增益带宽大、无激发态吸收、无浓度淬灭、吸收带宽以及可以采用波长在915nm或980nm附近的多模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等特点,尤其适合高功率器件。其单台输出功率已达300W,多台组合后的输出功率可达数千瓦。 §10.1.6主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 §10.2自由电子激光器 自由电子激光是激光家族的一支新秀。与一般激光器不同,其工作介质就是电子束本身。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Madey提出了相对论电子束在周期性静磁场作用下,电子周期性的横向运动有可能和光场发生相互作用,使光场得到受激放大,并和斯坦福大学的Elias研究小组,于1976年首次完成了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实验。实验用流强为74mA,能量为24MeV的电子束通过5.3m长的双绕螺线管波荡器,在0.24T磁场作用下,周期性横向运动的电子束和同步输入的10.6μm的二氧化碳激光(种子源)发生相互作用,使激光得到受激放大,获得7%的激光增益。 §10.2.1激光器类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电子激光是加速器技术与激光技术结合的产物。按自由电子的产生方式,可分为感应型自由电子激光和射频型自由电子激光。电子感应直线加速器提供的电子束束流强、脉冲时间长,适宜于做放大器型的自由电子激光(LIA-FEL);电子射频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束的流强低、脉冲时间较短,适宜于做振荡器型自由电子激光器(RFA-FEL)。 (一)振荡器型自由电子激光 美国斯坦福大学Madey小组利用超导直线加速器完成了自由电子激光概念的实验验证,1976年发表了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实验结果,1977年又首次成功的进行了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实验,采用的电子束能量为43.5MeV,峰值电流为2.6A,自由电子激光波长为3.417μm,输出功率达7kW。1984年前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建成了一台可调谐的中红外自由电子振荡器装置,激光波长在9~35μm内可调,输出峰值功率为10MW,光腔内的激光峰值功率最高时近GW,宏脉冲内平均输出约6kW,能量转换效率约0.6%,激光光束品质很好,为1.05倍衍射极限。1986年美国波音公司完成了可见光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实验,电子束能量为120MeV,峰值电流为100A,能散度为1%,发散度为30πmm.mrad。1987年获得波长为0.514μm的可见光自由电子激光;1988年又将激光波长改为0.62 μm,峰值电流提高到300A,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达40MW,能量转换效率为1%。此外,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中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不断提高加速器性能参数,在激光振荡腔内达到4.45%的能量转换效率,腔内的激光功率达到8.4GW。 (二)放大器型自由电子激光 用电子感应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