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运动和热力环流——第三稿精简定稿版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虽然谨小慎微,但还是中了诸葛亮的计。待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司马懿等人侥幸的逃脱了。 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C、等压面: (1)、风在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力: *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运动 张0091061125 上方谷之战 A 地面 高空 1100hpa 1060hpa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压力 500m 1000m P1 P2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A 地面 B、高压、低压: 同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B C D 等压面 地表受热均匀 海拔 气压 1002pa 1000m 500m 0m 1010pa 1005pa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A B C 热 冷 冷 热力环流形成的探索 热 冷 冷 (1)、冷热不均对空气的运动有何影响? A B C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热力环流形成的探索 (2)、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3)、BC两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4)、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热 冷 冷 地面 高空 1100hpa 1060hpa 1020hpa 冷却 冷却 热力环流演示 受热 高压 低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A B C 高压向上凸 低压向下凹 800 900 1000 1100 高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低压 hPa 冷 热 冷 地面 等压面 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判断气压高低: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 3、等压面图及等压线图的判读 图中气压最高的点是?最低的点是?气压相等的点是?把1至5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等压面变化:高压处上凸,低压处下凹 甲 2000米 等压面 5 1 2 4 高压 低压 判断依据: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 3 乙 高度(㎞) 等高面 冷 热 冷 热 冷 热 冷 热 冷 热 冷 热 A B C D B D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地面气压与气温的关系表现为: 热低压,冷高压 高压 低压 下图为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正确的是( ) 地区间冷热差异 太阳辐射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根本原因 能量来源 总结——热力环流原理过程 市 区 郊 区 郊 区 气流上升 热 A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A地建设卫星城或建有大气污染性质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活动1、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 B A 低压 高压 高压 活动2:海风和陆风的形式 热 冷 冷 热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陆风 海风 判断下面两幅图片,那副是正确的? 判断下面两幅图片,那副是正确的? 活动3: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 陆 海 陆 海陆风 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陆风 海风 陆风 海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度)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方向垂直于风向。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 (百帕) 1000 1005 1010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b.垂直于风的运动方向 a.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南半球偏转方向 北半球偏转方向 初始方向 风向 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风向 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1)理想状态的风: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形成一个夹角(斜交)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以及 地面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以及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