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匈奴服装形制探析①
张睿丽赵斌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秦汉匈奴的服装形制做了
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秦汉匈奴的服装作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适应自身社会生
活方式及所处之生活环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而且还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动态发
展的特点.
关键词:匈奴服装形制左衽
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43(2008)02一0062一06
秦汉之际,匈奴崛起于蒙古大漠,并几经征伐,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⑦,使中国首次
进入到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南北对峙、互争雄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此后的中国历史进
程产生了极大影响。缘此,有关匈奴事迹,不惟受到同期秦汉王朝的重视,亦为后世史家所关
注。然而,以往研究著述多侧重于讨论匈奴的族源、族属、社会性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西
迁以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等内容,对于其文化,尤其是服饰文化涉及较少,迄止目前,专文论述
或在文中专辟篇幅予以讨论者仍属寥寥,o且大都致力于廓清匈奴服饰文化的基本面貌,重宏观
而轻细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论述疏阔、内容不全甚至有所错讹等缺憾,遂使问题仍有探讨的必
要。本文不揣浅陋,拟就秦汉匈奴的服装形制试作探析。
r:品龟 关于秦汉匈奴服装,史载甚简。《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自君王以下,
B 7 目 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汉书·匈奴传》日:“(匈奴)披发左衽。”西汉桓
目 上 目 宽《盐铁论》亦称,匈奴“衣皮蒙毛”④,“无文采裙神曲襟之制”o。从内容来看,这
目 目
&凹∞巨∈矽 些记述虽较为宽泛笼统,但价值却不容忽视。因为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知悉秦汉匈奴服
装以动物皮毛为主要原料,而且能够初步了解到其服装形制是“左衽”和“无文采裙稀曲襟之
①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胡族服饰与汉唐文明”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4JK052。
⑦‘汉书)第94卷‘匈奴传).
④参见李国栋:‘两汉时期匈奴服饰文化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乌兰托娅:‘试论匈奴民族
的衣食住行),‘北方文物)1996年第4期;陈绍棣:‘匈奴社会物质生活初探),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
1期I舒顺林:‘匈奴生活习俗论),‘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④‘盐铁论第7卷‘备胡).
o‘盐铁论)第9卷‘论功)。
·62·
秦汉匈奴服装形制探析
制”。左衽者,系指衣服开襟向左,穿着时衣襟由右向左掩。从文献记载来看,左衽服装早在春
秋时期即已广泛流行于中原及北方少数民族之中,但与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中原左衽之服并不见
于日常生活之中,而专用于丧葬,实为死者殓服,①中原日常所服者俱为右衽服装。也因此之
别,左衽遂又成为中原汉人区分所谓华夷之别的重要标志之一,甚至于被“作为称呼少数民族的
代词”o。孔子在论及春秋齐桓公“尊王攘夷”故事时,亦不由叹日:“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矣!”o至于“无文采裙棉曲襟之制”,显然是指秦汉匈奴服装中没有类似于同期汉服中“文采”、
“裙袜”以及“曲襟”三项内容。文采者,纹饰色彩之意;裙袢者,亦即裙裳蔽膝,④所指乃为
中原传统汉服中的裙裳下装类与蔽膝类饰物;至于曲襟,又称曲裾,是战国至西汉时期流行于中
原地区的一种长衣类服装,因其上衣下裳相连一体,“短毋见肤,长毋被土”⑤,具有“被体深
邃”@的特点,故又谓之深衣。依《汉书·江充传》所记,其形制为“后垂交输”。对此,唐人
颜师古引如淳注日:“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
衽钩边’。”o而“续衽钩边”者,汉人郑玄注日:“续犹属也,衽在裳旁者也。属连之,不殊裳
前后也,钩读如鸟必钩之钩,钩边若今曲裾也。”@查诸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之深衣遗物,
曲襟实系“以全幅布帛斜裁为三角之状,宽阔部分连缀于衣服前襟,穿著时衣襟交掩,尖端部分
绕至身后”@。
秦汉匈奴服装既为左衽,又无文采裙神曲襟之制,故其服装形制显然应在左衽之余,既无纹
饰色彩,亦无裙裳蔽膝等下装衣饰物类,形制上也不取曲襟之制。如考虑到汉代曲襟是相对于同
期直襟而言,则不难想见其不仅衣襟形式应是摒弃曲襟斜裁拥掩缠绕之制而效直襟竖裁垂直而下
之形,且衣长较之亦应更短。换言之,秦汉匈奴服装实为一种左衽直襟式的短衣。
当然,秦汉匈奴虽无裙裳蔽膝,但并不意味着其服装中无下装之属。《汉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