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中西医治疗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滑脱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椎滑脱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王立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研究生 广西南宁 530000) 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多样。1839年Rokistansky首次针对腰椎滑脱进行精确的解剖学描述,随后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对腰椎滑脱的诊治日渐完善,现将常见的腰椎滑脱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 1.1药物治疗 麻醉药物对于治疗疼痛有很明显的效果,但麻醉药物有长期的成瘾性。谢宁[1]等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腰背部长期或者短期疼痛效果满意。中医药封闭治疗,高承峰[2]使用独活寄生汤穴位封闭治疗本病50例,有较好疗效。 1.2物理治疗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治疗滑脱致腰背部的疼痛有显著的疗效,另外还包括休息、理疗、戴腰围或支具、有氧运动和减轻体重等。Helmhout等认为单纯的伸腰背肌的锻炼和规律性的体育??炼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中医的熏蒸、手法治疗中丁春华等运用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该病2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法采用屈髋屈膝抱滚法,利用中药汽化熏蒸治疗机配以正骨烫药(《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 加减。田正强等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本病72 例,疗效显著。手法上采用推肩扳臀法;中药用当归、黄芪各180g 、川芎、牛膝各150g,乳香、没药、大黄、肉桂各60g,杜仲、红花、续断、桑寄生、狗脊各120g,五灵脂、苍术、延胡索各90g,研末熬膏外敷患处,亦取得良好疗效。 2 手术治疗 2.1峡部融合术 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元吉首次报道峡部裂处植骨融合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峡部缺损处植骨使已经游离的椎弓与腰椎的前部结构相互融合, 从而恢复病变腰椎的正常解剖连续性与生理功能。峡部直接植骨融合具有较多的优点: 保持脊柱解剖的完整性、节段的活动性, 手术创伤均较小,操作技术也相对简单。 2.2 神经减压术 某些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病人有相应节段的神经根性下肢放射痛,这种情况下减压术较适用,并可单独或与多种融合手术结合使用。Gill1955年首先报告:通过切除滑脱水平的脊柱后部结构双侧神经根减压来治疗脊柱滑脱。并在1955年和1984年做了两次长期随访,满意率90%,但滑脱率增加了9%~14%。 减压范围包括黄韧带、椎间盘、增生的关节突、侧隐窝等。神经减压的方法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以及节段性开窗。 Johnson等报道了全椎板切除而没有融合的患者术后65 %出现了滑脱加重现象。洪天禄等经临床观察发现, 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腰椎节段性不稳有密切关系,而与滑脱程度无平行关系, 故提出术前应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行脊柱屈曲、过伸X线的检查,以了解病变节段异常活动和滑移所致的神经根受压和牵拉程度, 然后确定减压范围和重建滑移椎体稳定的位置。有学者认为通过椎板开窗减压即足以充分减压神经根,如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无椎管狭窄的患者,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 2.3 脊柱融合术 现代手术技术的进步可以提供术后的早期稳定,但长期的稳定性还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deg;融合等;按是否使用器械可分为非器械固定融合和器械固定融合;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ALIF)、后路椎间融合(PLIF)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 。 长期以来何种融合方法可取到最好治疗效果一直存在争论。理论上椎间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因椎体前中柱承受脊柱负荷的80% ,而后方结构仅承受20%。Wolf 定律指出:压力下植骨块骨整合潜力较大。因此可以得出椎体间植骨或放置椎间融合器不仅使骨融合的几率提高,还可恢复椎间盘的高度,优化矢状面平衡,调整冠状面的排列。 2.4内固定的使用 内固定可以使滑脱椎体复位并获得间接神经减压,但是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尚存疑问。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了使用内固定可以提高融合率,并且在神经症状和功能的改善方面与无内固定组相比均获得较高的比率,但类似报道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使用内固定同时加速了临近节段的退变,并认为内固定是导致术后顽固腰背痛的原因。Phillips认为内固定融合不必要,使用或不使用内固定在近来很多回顾性研究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使用内固定增加了并发症及再手术率,可发生临近的不融合节段关节突关节损伤的风险。Kornblum 等复习了腰椎退变滑脱并椎管狭窄行减压融合无内固定手术的相关报道,随访5~14年,56%的患者形成假关节。在短时间内的随访表明假关节组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