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内疝的CT诊断价值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内疝的CT诊断价值探讨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 探讨腹内疝的CT征象及诊断标准,提高CT对腹内疝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腹内疝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CT诊断7例腹内疝,术后证实十二指肠旁疝2例,网膜孔疝2例,盲肠周围疝2例,吻合口后疝1例。结论 双源flashCT能够准确诊断腹内疝,CT诊断和手术结果具有一致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疝;体层摄影术;双源;CT
腹内疝的临床症状的表现差别很大,可以是间歇性和轻度消化不适,也可以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肠梗阻,所以术前诊断很困难。而且腹内疝仅在小肠梗阻发展到嵌钝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延误诊断可导致肠绞窄并增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本文探讨CT在腹内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早诊断、早期手术探查,降低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至2014年经手术证实的7例腹内疝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0至76岁,平均年龄52岁。既往手术史1例。7例患者均以腹部压痛性包块、急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及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就诊。
2.检查方法
采用双源flash CT扫描机。检查前6h禁食。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100mA,螺距1.5。增强扫描采用德国欧力奇双筒高压注射器,优维显100ml,流速3.5ml/s,静脉团注,行三期扫描。
3.图像分析
通过工作站进行1mm层厚及1mm间隔重建及图像后处理,包括多面重建、表面遮盖和仿真内窥镜显示。由两位影像医师双盲法评价,并通过商议达成一致。
4.结果
手术证实:十二指肠旁疝2例,网膜孔疝2例,盲肠周围疝2例,吻合口后疝1例。
5.讨论
(1)腹内疝的定义:腹内疝是腹腔内容物经腹膜或肠系膜凸入腹腔裂隙中。疝孔通常是已经存在的解剖结构,比如裂孔、隐窝和陷凹,另外由先天性异常、手术、创伤、感染和循环异常导致肠系膜和脏层腹膜的病理性缺损也是潜在的疝孔。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
(2)腹内疝的分型:1)根据发生原因,腹内疝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2)根据疝的结构,可按有无疝囊分为真疝和假疝。
3)根据发生位置Meyers提出的腹内疝传统分型【1】:十二指肠旁疝(53%);盲肠周围疝(13%);Winslow孔疝(8%);经肠系膜疝(8%);乙状结肠周围疝(6%);吻合口后方疝(5%);经网膜疝;膀胱上疝、经子宫阔韧带疝、Douglas疝等。
(3)本文不同类型腹内疝的临床和CT表现
1)十二指肠旁疝2例。十二指肠旁疝发生率约占全部内疝的53%。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2】。包括左侧及右侧两种亚型,其中前者常见(约占3/4),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均为先天性疝,有疝囊,但胚胎学发育病理基础却不同。本文病例CT可更清楚显示疝入肠袢的位置,位于Treitz韧带左侧、胃与胰腺之间,肠系膜血管的改变包括供应疝入肠段的肠系膜血管向疝口处拉伸、纠集、扩张充血,肠系膜下静脉及左结肠动脉升支位于疝囊颈前界并可向左侧移位。并发肠梗阻,表现为肠管扩张,管腔内气液平面。无并发肠扭转及急性肠缺血。
2)Winslow孔疝2例。网膜孔疝为先天性,约占全部内疝的8%,为小肠(占2/3)或其他脏器(占1/3)经Winslow孔疝入网膜囊内。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的严重、进展性腹痛及肠梗阻体征。Winslow孔的扩大、小肠系膜过长或升结肠系膜未与壁腹膜融合而持续存在而导致肠管的活动度增加均为易患因素。CT影像表现为门腔静脉间隙、胃与胰之间多发充气的肠袢,管腔内可见气液平面,朝向Winslow孔的肠袢逐渐变尖呈“鸟嘴征”,且肠系膜血管拉直、进入网膜孔内,胃受压向前移位。因盲肠及胆囊可疝入,所以必须确定二者的位置,以防漏诊。
3)盲肠周围疝1例。约占全部内疝的13%,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右下腹痛,易与肠炎性疾病、阑尾病变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相混淆,临床诊断难【3】。此型疝常快速进展至肠绞窄,据文献报道致死率高达75%。CT影像表现为盲肠及升结肠后外方的一簇固定扩张的小肠肠袢,占据右结肠旁沟,可见肠梗阻征象,盲肠受压向前内方移位。
4)吻合口后疝1例。吻合口后疝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读书心得: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docx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2024)详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2课时 这是我国的标志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下册的英语单词默写表.pdf VIP
- GBT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 第1部分:一般指南.pdf VIP
- 煤炭掺配合同范本.docx VIP
- 汽车整体认识(汽车发展史)-精.ppt VIP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VIP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