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docxVIP

对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对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对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最近,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意见》分别明确指出: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扶持壮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目前,李氏文化作为与甘肃敦煌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伏羲文化同等重要的四大文化之一,与其他三大文化相比还没得到很好地研究开发,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优势,而其他三大文化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李氏文化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抢抓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借鉴前三大文化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速度,并将其作为定西市的重点旅游文化产业纳入兰白核心经济区,努力打造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一、基本情况  陇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天下李氏的发祥、繁衍和迁播之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陇西李氏文化,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按照“文化搭台、旅游牵线、经贸唱戏、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李氏文化作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和窗口,切实加大了挖掘研究、遗址修复、宣传交流和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了陇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李氏文化已成为“让世界了解陇西、让陇西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和陇西旅游产业的一大品牌,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XX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00多万元,与XX年相比均增长20%以上。  一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有建于唐朝初期的李家龙宫、头天门牌坊、李贺墓及李贺南园、读书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有建于宋代的威远楼、元代的府文庙大殿、府隍庙抱厦、清代的保昌楼、文峰塔、普陀寺大殿、棂星门等古建筑,有战国秦长城、古墓葬群、摩崖石刻、道观寺院等文化胜迹,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仁寿山森林公园、塔坪森林公园等人文景观。  二是对外宣传不断扩大。在采取信函往来、资料交流、网络媒体等形式不断扩大对外宣传的同时,寄发了《李氏“根”在陇西》、《致全世界李氏同胞的一封信》、《陇原名城——陇西》等宣传材料4万多份;注册了“李氏文化”和“李氏故里”商标;开通了陇西李氏文化网站,为全世界李氏族人和专家学者研究、交流提供了平台。拍摄的《根叶情》、《李氏文化源流》、《我李百万叶》、《陇西古郡开新篇》4部电视专题片,分别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出,编排的《风云陇西堂》节目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这些都为陇西县发展李氏文化旅游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理论研究成效明显。近年来,县上相继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陇西李氏文化发展战略的意见》,专门成立了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开发中心,真正使研究活动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和有经费保障。在国内聘请了30多位专家学者从事李氏文化史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65万多字的《李氏文化研究》专辑10集,整理印发了《首届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集锦》。  四是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多渠道筹措资金280多万元,先后对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李家龙宫、头天门、仁寿山森林公园、陇西堂等景点进行了全面保护和修缮,基本具备了李氏宗亲祭祖的条件。XX年,仁寿山森林公园陇西堂旅游景区被申报评审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XX年,李家龙宫相继被市委、省委命名为全市、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是文化产品开发进展较快。发行了《陇西李氏文化系列邮资明信片》和特种邮票《民间传说—柳毅传书》,开发制作了李氏人物剪纸和李氏文化系列“瓷盘”、“竹简”、“浮雕”、“圆雕”、“木雕地图”等工艺品,已开发出富有李氏文化内涵的邮资明信片、纪念邮票、纪念邮币、纪念册、旅游标识标志、旅游交通导游图、李氏世系表、李氏文化光盘、李氏文化系列书籍、中药材保健药膳、药茶、药醋、肉制品、李氏宗亲礼品酒、故土故水组合瓶等旅游商品、工艺品。  六是联谊交流活动深入开展。近年来,县上通过内引外联,相继成功举办了1994年“陇西李氏文化第一次全国研讨会”,1997年“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2000年“陇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国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陇西经贸洽谈会”,2002年“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陇西堂’修复十周年庆祝座谈会”,XX年“打造陇西李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XX年“甘肃·陇西李氏文化杯诗文书画大展”,XX年到福建、广东与当地的李氏族人进行了联谊交流,XX年参加了河南鹿邑第十三届世界李氏宗亲恳亲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明年4─5月份召开的“国际第五届李氏文化高端论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