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区居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小区居民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小时候,观看蚂蚁搬家,很有趣昧。想不到参加工作后,自己也曾搬过几次家。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从此地走向彼地。”这是哲学家海德尔说过的话,就我一生劳碌奔波而言,随着工作环境、住宿条件的变迁,搬家几次,一次比一次更有诗意,一次比一次更感幸福。  回眸文革年代,因工作需要第一次搬家,请家乡的一位兄弟帮忙,把家里结婚不久的大床连同全部家当,用一辆自行车拖着后面的木板车,走乡间小道,过长石板桥,连拖带拉,车到单位指定的15平方米宿舍里,一床一台两凳总算是把家安顿下来,结束“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  几年后,女儿长到5岁,我夫妻俩又调返家乡,单位按排一间一厅一房30平方米的房子,木箱台凳、油盐柴米载满一辆手扶拖拉机搬家,天真的女儿挥着小手笑:“搭哒哒车返乡啦!”我们也算“衣锦还乡”。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单位还鼓励员工自建房屋,采取扶持政策,建房者经申请批准可廉价配售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儿子入学读书那年,我们倾其全部积蓄,筹建自己的安乐窝,一家四口终于住进了自建的新居,儿女都有自己的房间。家从公产房搬出来时,得几位同事的帮忙,用1.5吨的工具车来往搬家半天,又摆设安置半天,深感舒服妥当,从此,安居乐业20年。  后来,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年轻人创业去了,留下两老到退休,逐渐发现自建的房子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发展,珠三角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邻居先后迁住到新城区,把原建的房屋变成出租屋,附近又新建了几座员工楼。儿媳从省城回乡劝说我们去广州住,我们舍不得乡情和友情;女儿返娘家时建议我们重新装修房子安享晚年。  经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后,我们选择了交通方便、环境优雅,靠近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家乐居住宅小区,购买了二楼一套一厅三房的商品房,稍加装修,元旦前乔迁新居过新年。这回搬家,我们电请了新城区“人人搬屋公司”帮助,讲好380元费用包干,那天,派来6个大汉,一辆5米长大货车,从旧屋搬到新楼房,用不到半天就搬妥。一些残旧、劣陋的家具不带走,伴随我多年的几箱书籍,包括《红楼梦》、《世界简史》、《中国近代简史》、《古文观止》、《四库全书精华》等珍品,以及登载过我文章的有关报刊,则随我而行。这些书籍,可堂以皇之摆上书架,感受状元论文叙“架上有书随我读”之意境神韵。  如今,我俩老算是享清福了。每天清早起来,步行到文化广场融入老人的晨练队伍中耍乐,再往酒楼叹早茶至九点,然后老伴一帮人去附近超市选购物品,我则往图书馆或电脑中心寻觅爱好。中午返家,一个手巧制作美食,一个摆弄花草龟鱼。儿孙们节假日回来,滔滔不绝诉说省城里的新闻趣事,我们与他们谈古论今,共叙天伦之乐。昔日,“阶级斗争”的年代,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有如此幸福的晚年。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