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灾、火灾防治知识点
火灾
1. 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地面或井下、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并形成灾害的一切非控制燃烧。简单地说:发生在矿井范围内的火灾。
2. 矿井火灾特点
①发生在井田范围内 井下: 巷道、采空区、高冒顶、煤柱 ;井上: 地面广场、仓库、储煤场、坑木场、煤层露头。
②往往是受限空间 井下作业空间:1、火灾难以控制;2、烟流难以扩散;3、风流紊乱、蔓延快;4、人员难以疏散;5、人员中毒、窒息伤亡
③损失,伤亡严重 1、人员伤亡;2、设备烧毁;3、设备被封;4、煤炭冻结;5、引发二次事故。
3. 矿井火灾分类
按火灾发生地点: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
按发火地点对矿井通风的影响:上行风流、下行风流、进风流
根据引火热源: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4. 外因火灾
由外来引火源引起的火灾。主要引火源:电源短路(电缆火灾)、电焊火花(引燃可燃物)、摩擦(胶带输送机火灾)、放炮(坑木、煤燃烧)、瓦斯爆炸、瓦斯燃烧,人为火源(吸烟)等。特点:发生突然、来势迅猛、控制难度大,引起重大事故。
5. 内因火灾
煤炭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热量积聚而导致的火灾。
6. 自然发火学说
黄铁矿作用学说、细菌作用学说、酚基作用学说、煤氧复合学说、及近年提出来的自由基作用学说、氢原子作用学说、电化学作用学说、基团作用理论等。
7. 煤自然倾向性鉴定
煤自燃倾向性是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的首要指标,表征了煤层开拓之前自然发火的可能程度,反映了煤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自然发火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煤的自然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类。常用的方法有:着火温度降低值测定法,吸氧量测定法,氧化速度测定法,差热分析法,重量测定法等。
8. 煤氧复合学说
认为煤自燃根本原因在于煤具有吸附氧的能力和与此相联系的氧化放热作用。
这种氧化反应的特点是分子的基链反应,也就是每一个参加反应的团粒或链上的官能团与氧结合,产生一个新的或多个新的活化键,然后又引起相邻团粒的活化并参加反应。这一链式反应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开始,并在反应集聚热量的促使下不断加速,最终导致自燃。
9. 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方法
测温法、气体分析法、电离法、烟雾法、气味检测法。
10. 标志气体
通常把这些能够表征煤自然发火进程的气体或其之间的比值称为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常用的标志气体有CO、CO2、C1-C4烷烃、C2-C3烯烃及C2H2及链烷比、烯烷比等。
11. 煤自然发火征兆
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出现煤焦油味、人体感到不适或出现某些病理现象、出现烟雾或明火
12. 链烷比
烷烃释放速度之比。煤在升温过程中,烷烃气体的产生量是煤样中解吸、氧化分解以及高温下煤裂解的三部分的综合,其释放规律与煤样温度和烷烃碳原子数有关。
长链的烷烃气体与甲烷的比值:C2H6/CH4,C3H8/CH4,C4H10/CH4
长链的烷烃气体与乙烷的比值:C3H8/C2H6,C4H10/C2H6
13. 煤自燃倾向性
煤自燃倾向性是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的首要指标,表征了煤层开拓之前自然发火的可能程度,反映了煤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自然发火特性之间的关联性。
14. 煤自然发火期
从煤层被揭露、掘进、开采、破碎接触空气之日起,至出现自燃现象或温度上升到自燃点为止的时间。是一个实际生产过程中统计得到数值,一般指(经验)最短自然发火期。是表征煤自燃快慢程度的时间属性.
15. 隐蔽火源探测方法
隐蔽火源探测方法主要有温度法、磁探法、电阻率法、气体测量法、同位素测氡法、无线电波法、地质雷达法、遥感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法等。
16. 测氡法火源探测原理
当地下煤层发生氧化升温或自燃时,放射性氡的析出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通过测定氡的放射性异常,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之上圈定出火源的位置、范围和变化趋势。
17. 色谱分离的本质
分配系数差异/固定相对样品吸附性的差异。
18. 磁探法原理
煤层上覆岩层中的菱铁矿及黄铁矿结核受到高温烘烤,其中铁质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磁性矿物,并且烧变岩(因煤层燃烧而变质的岩石)由高温冷却后保留有较强的热剩磁。火区这一特殊的磁性特征,使磁探法探测火区火源及其边界成为可能。
19. 电阻率法原理
煤层自然发火时引起的孔隙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导致地层电阻率变化,可在地面布置测点,测定地层电阻率的变化,来确定高温异常区的位置与范围。
20. 煤自然发火条件及其预防途径
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 2.供氧条件 3.聚热条件4.蕴育时间(自然发火期)
预防途径:
1.岩石巷道减少煤量,减少采空区遗煤消除、减弱煤的自燃倾向性阻化剂;
2.隔绝供氧(灌浆、洒浆、泡沫);降低氧气浓度(注氮、惰气 );减少漏风(胶体堵漏、均压)
3.破坏聚热条件:降温(注水、注浆);去除高温体(挖出火源)
4.自燃条件的存在不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ZIF-67合成方法设计.docx
- 高空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保卫管理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BPA8604D_CN_DS_Rev.1.0 (1) 规格书 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制药专用控制系统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PharmaSuite_(1).制药专用控制系统系列:RockwellAutomationPharmaSuite概述.docx VIP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及答案(荐).docx VIP
- (202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及答案.docx VIP
-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现代文二》.docx VIP
- 主要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