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大气概况 § 概述 GO §1 大气的组成 GO §2 大气的垂直结构 GO §3 大气状态方程 GO Satellite Image of Earth Meteorologists find it useful to look at weather on a very large scale. Because geostationary weather satellites can only make images of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s of the earths surface, several images were combined to form this picture of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大气(Atmosphere):包围地球表面的整个大气层。 天气 (Weather):指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天气表示大气运动的瞬时状态。 气候 (Climate):指某一区域天气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及极值。气候表示长时间的统计平均结果. §1 大气的组成 大气:主要由多种气体、水汽和悬浮的大气微粒构成。 干空气(Dry Air):大气中除水汽和大气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氮(78.09%)、氧(20.95%)、氩(0.93%)。 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氢、氖、氦、氪、氙、氡、臭氧等。 大气是可压缩气体,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少。观测表明,10公里以内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35公里以下则达99%,近地面空气标准密度为1.293千克/立方米。 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1.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平均含量0.03%,若达到0.2-0.6%,就对人体有害。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类似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直接影响气候变迁。含量:陆地多于海洋,城市多于农村,低处多于高处,夏季多于冬季,室内多于室外。 2. 臭氧(Ozone): 主要存在于20-40公里气层中,又称臭氧层(Ozonosphere)。臭氧是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唯一大气成分,若没有臭氧层,人类和动物、植物将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Launching Ozone Balloon, ntarctica 3.水汽(Vapor):含水汽的空气叫做湿空气(Wet Air)。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纬度、时间、地点而变化。 湿空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只有干空气密度的62.2%。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0~4%,具有固、气、液三态,是常温下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分,它也是造成云、雨、雪、雾等现象的主要物质条件。 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放出潜热能,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很大。 4.大气微粒(Aerosol) :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要包括尘埃、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小盐粒等。它们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低层,影响能见度,能吸收部分辐射,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微粒可以作为凝结核(Condensation Nucleus)。 §2 大气的垂直结构 根据气温、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和电离现象等要素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P5) 1. 对流层(Troposphere):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80%和全部水汽,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几乎所有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该层。对流层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Divisions of the Atmosphere ⑴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0.65℃/100m。 即 γ=0.65℃/100m 称γ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⑵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 ⑶ 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气温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可用气温的直递减率γ表示 : 式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pdf VIP
- 电商平台客户投诉处理协调配合措施.docx VIP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ppt VIP
- 标准图集-新型城镇化-智能灯杆.pdf VIP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图集.docx VIP
- 2024年11月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doc VIP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doc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docx VIP
- 电商平台纠纷处理与客服投诉管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