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沥青材料
沥 青 材 料;第一节 沥青材料;地方道路;;二、石油沥青;;(1)胶体理论:油分和树脂可以相互溶解,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并在地沥青质的超细颗粒表面形成树脂薄膜。所以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的互溶物而构成的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
溶胶型结构:沥青中油分和树脂含量较多,其塑性、温度敏感性较大,粘性小,开裂后自愈能力强。
凝胶型结构: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高,胶团外围膜层较薄,分子间吸引力较大,塑性、温度敏感性较小,粘性大,开裂后自愈能力差。
溶凝胶型结构: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适中,性质介于溶胶型和凝胶型之间。;(2)、高分子溶液理论
在石油沥青胶体结构中,由于从油分到沥青质是逐步递变的,并无明显界线,因而该理论认为沥青是一种高分子溶液,地沥青质为溶质,油分和树脂(地沥青脂)为溶剂,它们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在每个地沥青质分子的表面上紧紧地保持着一层地沥青脂溶剂分子。
石油沥青高分子溶液对电解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即加入电解质不能破坏高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具有可逆性,即随地沥青质和地沥青脂相对含量的变化,高分子溶液可以较浓或较稀。;(2)高分子溶液理论
较浓的高分子溶液,地沥青质含量较高,弹性和粘性较高,温度敏感性较小,开裂后自愈能力较差,流动性和塑性较低,其性状类似于凝胶体结构。
较稀的高分子溶液,地沥青脂含量较高,流动性和塑性较高,温度敏感性较大(温度稳定性较差),开裂后自愈能力较好,其性状类似于溶胶体结构。;3、技术性质;;;针入度测定仪;;;;;;;;;;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作用下易产生开裂。;;;在长期的大气因素作用下,因沥青塑性降低,脆性增强,粘聚力减小,导致路面表面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5). 安全性
闪点
是试样在规定的克利夫兰开口杯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试样温度,以℃表示。
燃点
试样继续受热时,蒸气接触火焰能持续燃烧时间不少于5s时的试样温度,以℃表示。
沥青材料在使用时必须加热,加热温度必须低于闪点。;; 石油沥青按技术性质划分为多种牌号,按应用不同可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三类,其技术指标见下表。
三种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是根据针入度指标来划分的,随着牌号的增加,粘性越小(针入度越大),塑性越好(延度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软化点越低)。
;; 道路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较大,但软化点较低,此类沥青较软,在常温下的弹性较好,可用来拌制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用于道路路面或车间地面等工程。
建筑石油沥青在常温下较硬,软化点较高,在使用中不易发生软化流淌流等现象,广泛用于建筑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等。
普通石油沥青,由于含有害成分石蜡较多,因此温度敏感性较大,稳定性较差,粘性较小,塑性较差,故在工程中不宜单独使用,一般与建筑石油沥青掺合使用。 ; 石油沥青牌号简易鉴别方法 ;石油沥青的选用,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满足塑性或温度稳定性的要求。在此前提下,宜选牌号较高者以提高其使用年限。
用于路面、地坪、地下防水及可能产生相对位移的沟管接头、伸缩缝、沉降缝等,应选用粘性大、塑性好、能随着构件变形而保持其完整有效性能的沥青,如选用60号、100号或140号及其掺合的沥青。;用于屋面防水的沥青,主要依据温度稳定性来选择,要达到夏季不流淌、冬季不脆裂的要求。一般夏季高温时屋面受阳光直射,其实际温度比当时的标准气温要高出20~30℃,因此要求所选用沥青的软化点应比当地气温高出20~25℃。
对于炎热地区屋面坡度较大的防水层,常选用10号、、30号及其混合的石油沥青;对气温不太高或屋面坡度不大的屋面防水层,则可选用60号与30号、60号与10号的混合沥青,所选用沥青均以达到所要求的软化点为准。;当某种牌号的石油沥青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需用不同牌号的沥青进行掺配。
在掺配时,为了不使掺配的沥青胶体结构被破坏,应选用表面张力相近和化学性质相似的沥青。
试验证明同产源的沥青容易保证掺配后的沥青胶体结构的均匀性。所谓同产源是指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用下式估算:
Q1 ——较软沥青用量,%;
Q2——较硬沥青用量,%;
T——掺配后的沥青软化点,℃;
T1——较软沥青软化点,℃;
T2——较硬沥青软化点,℃。
根据估算的掺配比例和在其邻近的比例(5%~10%)进行试配(混合熬制均匀),测定掺配后沥青的软化点,然后绘制“掺配比—软化点”曲线,即可从曲线上确定所要求的掺配比例。;三、煤沥青;按蒸馏程度不同,煤沥青分为
低温煤沥青(软化点低于75℃)
中温煤沥青(软化点为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险学结课论文.docx VIP
- 2025四川广安安辑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劳动合同工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呆呆鲨可爱卡通风AI应用科普模版.pptx VIP
- 中考数学复习重难题型真题再现及题型预测(全国通用)专题01简单计算题(实数混合计算、整式分式化简、解分式方程、解不等式及方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实验室废物处理培训.pptx VIP
- 2025四川广安安辑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劳动合同工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劳力士培训课件.ppt VIP
- 医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及应用研究综述.pptx VIP
-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ppt VIP
- 窗口人员劳务派遣投标方案模板(345).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