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_PC共混材料的研究概况_郭红革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_PC共混材料的研究概况_郭红革精选

·46 · 高   分   子   通   报 2006 年 2 月 PPPC 共混材料的研究概况 1 ,2 1 2 郭红革  盛  京  赵树高 ( 1.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 2 .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42)   摘要 :从加工方式对制备简单机械共混 PPPC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增容体系中增容剂的种类 、 增容效果和不同填充物对共混体系的增强效果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 PPPC 共混材料的研 究概况 ,指出了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   关键词 :PP ; PC ;共混 ( ) 1954 年德国齐格勒发现了聚乙烯以后 ,试图用 R AlTiCl 作为催化剂制备聚丙烯 PP ,但仅制得的 3 4 是无工业价值的低等规度聚丙烯 。意大利纳塔继齐格勒之后对聚丙烯作了深入研究 ,他改进了齐格勒催 化剂 ,用称为齐格勒纳塔的催化剂成功地将丙烯聚合成具有高度立体规整的 PP , 以后各国迅速研究开 发 ,成为发展最快的塑料品种 。目前我国商品化 PP 树脂总量的95 %是等规 PP ,具有密度小 、原料丙烯来 源丰富、价格低廉 、合成工艺相对较简单和产品综合性能好 ,用途广泛的特点 。但由于韧性差 ,低温时易 脆断 ,耐热性差 ,收缩变形大 ,抗蠕变性差等缺陷 ,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这些缺点使其与工程塑料在 性能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目前 PP 高性能化的改性方法中 ,通过物理共混或兼有化学改性的物理 ( ) ( ) 共混是 PP 改性的重要途径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技术又称为 ABC 技术 ,即合金 Alloy 共混 Blend 和复合 (Composite) 技术 ,它是利用溶度积参数相近和反应共混的原理在反应器或螺杆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 合物材料及其助剂通过机械掺混而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相 ,微观上分相的材料 。PP 与通用塑料和橡 胶弹性体共混 ,在韧性提高的同时 ,往往导致刚性和强度较大的损失 。而与刚性的工程塑料共混则能同 时提高刚性和韧性 ,并弥补 PP 热性能、尺寸稳定性差的不足 ,是实现 PP 的工程塑料化和高性能化的重要 途径 。 ( ) 聚碳酸酯 PC 是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 ,双酚 A 型芳香 族聚碳酸酯聚合度在 100 以上 ,分子链是由较为柔软的碳酸酯链和刚性的苯环相连接的一种结构 ,是无 定形 、透明的热塑性聚合物 ,具有韧而刚的机械特性 、良好的力学性能、优秀的无缺 口冲击强度及优 良的 热稳定性 、耐候性 、尺寸稳定性和耐蠕变性 。不足之处是其熔体粘度很高 、成型加工性差 ,制品易于应力 开裂 、缺口敏感性差 、价格昂贵 。 PP 与 PC 进行共混 ,一方面可以使得到的改性材料在性能上较 PP 有很大提高 ,甚至有接近于 PC 的 性能 ;另一方面该材料的成本因 PP 的大量存在而与 PC 材料相比大为降低 。这样既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 材料 ,又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1 ,2 ] ,这便是 PP 与 PC 共混的主要 目的。本文对 PPPC 共混的国内外研究 报道做一综述 。 1  简单机械共混的 PPPC 共混体系 共混体系的性能除与组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外 ,更直接的决定因素就是其形态结构 。形态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