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496558-EMBED-草船借箭.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82496558-EMBED-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吴中路小学 五年级语文组 孙靖 袁卫兵 孙萌玲 教学目标: 了解本可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教学过程: 引入 1.《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这里面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上百个人物栩栩如生。 2.诸葛亮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板书:诸葛亮)下载他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颂扬他智慧过人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草船借箭》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片段。(板书:《草船借箭》。 3.齐读课题。 二、整体进入把握全文,理解“妙用”。 1.箭是我国的传统兵器,以弓来射。课文里说的弩箭,以一种机关装置来射箭,这是弩弓,机关上的是弩箭。箭善于远攻,这可谓是人所皆知的事。象赤壁之战这种大战役,需要大量的箭。 2.那么草船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与草船有关的句子。出生:鲁肃与诸葛亮的一段话。 3.这些句子出现在诸葛亮与鲁肃的一次对话中,指名一生读。 4.引读:在这里,诸葛亮向鲁肃提了两个要求,(段落中标示“/”)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个要求是:第二个要求是: 5.第一个要求是关于装备草船的所要之物,第二个要求是叫他不要告诉周瑜。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要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诸葛亮所要之物的词,同时思考一下它们的用处并填写。出示: 所要之物 用处 6.从装备看,都是些普通之物。我们再把这第一个要求读一下,读出语气。下面我们联系下文来研究,这些装备有什么用处?默读6-9节并完成填空。 所要之物 用处 20只船 交通工具 600个军士 擂鼓呐喊 青布幔子 遮船 一千多个草把子 受箭 7.原来诸葛亮让鲁肃准备的这些物品有此等用处。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其中的一些物品对妙计的成功实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着重研究“船”与“军士”的妙用。联系上下文,自由读6-9节,找出有关“船”与“军士”的妙用的句子,把它们划出来。 (1)“诸葛亮吩咐把20只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板书:巧安排) (请学生读句,该生摆船) (4)“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的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板书:晓地利) 8.果然是“自由妙用”,正因为诸葛亮对取箭的各个环节已了然于胸,巧作安排,故而这些看来平常的所要之物,发挥了极不平常的作用,十数万建4满载而归。 三、学习课文,了解“知人心”,学习潜台词。 (一)、知道周瑜为人,懂得潜台词。 1.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还要“知人心”。(板书:知人心) 2.诸葛亮提的第二个要求是----- 出示:(课文中鲁肃与诸葛亮的一段话) 都督是古时的官衔,三国时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到曹营去借箭,这么大的事,理应向时任都督的周瑜通报,(板书:周瑜)为什么诸葛亮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联系上文。 俗话说得好,“言为心声”,(板书)。请同学们先找出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读一读。 有几次对话呢?我们一起来读。 对话一共5次。请你选你最能理解的一处对话,用“周瑜说……,诸葛亮想……,于是……”的句式,在书本上写眉批,写出你的理解,反映出你的水平。 大组交流。 (取箭那天有雾吗?〈在书上找句子〉不仅有雾,而且很大。没有雾,孔明先生也难取箭,说明他识天象(板书:识天象),请同学们读出大雾的感觉。〈生读〉三天前就知道有雾,真可谓料事如神,难怪他只要三天。 这两位都是智慧过人之士,周瑜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来比喻同时代的杰出人才。我们想到这些,他们当然也知道。表面上大家客客气气,风平浪静。但心里是波澜起伏,各有想法。这些心里话,放在舞台上讲,就是“潜台词”,找个成语说,就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板书:“一时瑜亮”,“潜台词”) 老师把刚才同学们所分析的心里话归纳整理了一下,(出示潜台词)师生配合读(一生诸葛亮,一生周瑜,师潜台词) 我们理解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再读课文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次,去掉旁白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师生配合读) 根据它们的表现,老师写了副对子------出示并齐读:“周公瑾口蜜腹剑委重任,诸葛亮将计就计李军令”。 诸葛亮将计就计,说明他了解周瑜的心,在刘孙联盟的情况下,骤雨处处想害诸葛亮,说明他是怎样的人?(板书:嫉贤妒能) 正因为诸葛亮了解周瑜为人,因此,借箭前,他要求鲁肃------(出示诸葛亮的一段话,齐读) (二)了解计策之妙,知道鲁肃为人,学写潜台词。 1.诸葛亮不敢告诉周瑜,却为何把这么重要的事告诉鲁肃了呢?(板书:鲁肃)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