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诗歌措辞的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诗歌措辞的演变

浅谈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 吴川郭屋中学 郭安胤 邮编:524500 电话:0759--5700245 摘要: 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诗经》时代,《楚辞》时代,《汉乐府》时代,魏晋及《南北朝乐府》时代,唐代,宋辽金元时代,明清时代,现代和当代。各个时代的诗歌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诗经》、《楚辞》时代的诗歌语言自然、质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乐府》时代的诗歌质朴、自然,却哀而必伤。魏晋及《南北朝乐府》时代的诗歌语言既具以前时代的诗歌语言特点,却不尽完备,也未尽完美。唐代诗歌语言最为完美,“华声”是其特点的高度概括,创造出“诗国”的隆誉,而后宋辽金元时代的诗歌语言沾有奢华贵族口语之习气,明清时代遭遇文字狱之灾,诗歌语言不能自由发展,现代诗歌语言见洋思齐,唐代构建的华美诗歌语言殿堂被砸碎,当代因少数民族语言取代了传统汉语成为了现代汉语,中国诗歌语言找不到脊梁,似是风中稻穗,只能随风摆稏,陷进了迷途。 关健词 诗歌语言 演变 华声 诗国 传统汉语 现代汉语 若要谈中国的语言文学,不能不谈诗歌。中国被称为诗国,就历史而言,甚为悠久,不下三千年,就数量而言,如繁星在目,不计其数,就普及程度而言,唐宋之时,举国上下,皆若诗人。但中国诗歌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一大课题,若非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不可以言。然而浅谈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抛砖引玉,小子可为,当为然也。 中国诗歌乃言志,缘情之工具,白居易《致元九书》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由此可知,中国诗歌语言最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而所谓的音乐美,就是通过语言的有秩序的排列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华声”所包涵的意思不外乎两层:一是韵律之美,二是语言之美。当然,这是诗歌最盛的唐代的诗歌语言,是中国诗歌语言发展了很长时间的必然选择。倘若我们追溯中国诗歌历史,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的轨迹就清晰可辨。 中国诗歌历史有多长,我们未可尽知,而《诗经》是第一部诗歌选集,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了,我们只能把《诗经》时代当作中国诗歌历史的开始了,虽不十分妥帖,却有利于学术的研究。所以,我们不妨从《诗经》时代的诗歌语言开始,研究中国诗歌语言的演变。 《诗经》时代的诗歌与经邦治国有密切联系,因此诗歌语言就要用本地风土之音,言简义朴,“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还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王风·君子于役》中的诗歌语言为朴实单纯: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至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此诗的诗歌语言无非就是一位古代妇女发自内心独白的质朴语言,富有表达力,用来表达自己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情深语简,义朴言白,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纯真、质朴之美。我们倘若和讲白话(粤语)的老人交谈,他们的谈话中也会有与此诗同样质朴的语言。他们与你交往久,就会说“熟之稔也”,与“日之夕矣”同句式同语气,他们也会说“无日无夜”,与“不日不月”句式也为相同。《诗经》时代的诗歌语言有可能演变成古代的“普通话”,深深植根中华大地,成为通用几千年的语言,即“雅言”。 又如《周南·关睢》: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哉”或者“乐哉”之语,在白话(粤语)当中,仅是人们的常用语言,但非无表达力,正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将朴实的感情作大胆的表露,真是“动天地,感鬼神”。 再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白话口语中就常有“谁讲无衫,共你齐着”。 当然,没有优美的声调韵律成不了诗歌语言。如《周南·关睢》: 关关睢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再如《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用不着多举例,中国古代有《诗经》留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幸,使我们能大体上了解到当时诗歌语言的准确、质朴、纯真、直白、了无斧凿之痕的特点,而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最健康的诗歌语言。所以后来中国多次的诗歌语言革命,都以此为依据。《诗经》时代的诗歌语言是中国诗歌语言发展演变的一块最坚实的基石,是中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始,它对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时代的诗歌语言表示出万分的尊敬和感恩,它永远是我们诗歌语言的典范。 《诗经》时代 过后大约三百年是《楚辞》时代,《楚辞》本是楚地的诗歌,其诗歌语言也是采用本地风土之音,但楚地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语言也花俏起来了,多用语气词“兮”。如《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又如屈原之《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再如屈原之《离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