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02防水材料测定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GJZH-III-H02-2008 审核人 夏莉娜 批准日期 2008-07-01 起 草 人 刘建生 批准人 夏莉娜 实施日期 2008-07-01 1 范围与目的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涂料、防水卷材、建筑密封材料、油膏及石油沥青等的检测方法,其目的是确保其检测结果的规范性、准确性、再现性和复验性。适用于建筑防水材料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JC/T408-2005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
GB/T19250-2003 《聚氨脂防水涂料》
GB326-2007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油纸》
GB/T328-2007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JC/T504-JC/T504-1992(1996)《铝箔面油毡》
GB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
GB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GB/T13477—1992 《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
GB/T4507-1999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 环球法》
GB/T4508-1999 《沥青延度测定法》
GB4509—1984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
3 主要设备
3.1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2℃。
3.2天平:感量0.01g、0.1g各一台。
3.3拉力试验机:
0~200N,分度值为0.4N。
0~500N,分度值为1N。
0~1000N,分度值为2N。
0~2000N,分度值为5N。
3.4人工加速气候老化箱
3.5哑铃形裁刀:符合CB/T528规定的哑铃1型裁刀。
3.6厚度计:压重100g±10g,测量面直径10㎜±0.1㎜,最小分度值为0.001㎜。
3.7低温箱:可达-30℃±2℃。
3.8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器
3.9石油沥青延度仪:拉伸速度每分钟5㎝±0.5㎝。
3.10石油沥青针入度测定仪
3.11旋转粘度计
3.12秒表:刻度0.1秒。
3.13直尺:量程150㎜,分度值为0.5㎜.
3.14放大镜:放大倍数8倍.
3.15圆棒:φ6㎜、φ10㎜、φ20㎜及φ25㎜。
3.16弯折仪:自制。
3.17“8”字形金属横。
3.18温度计:
0℃~200℃ 分度值为2℃。
0℃~150℃ 分度值为1℃
0℃~100℃ 分度值为1℃
0℃~100℃ 分度值为0.5℃
0℃~50℃ 分度值为0.1℃、0.5℃
0℃~-50℃ 分度值为1℃
4检验作业流程
4.1涂料类
4.1.1产品外观检查防震、防潮
先用肉眼观察经两根玻璃棒搅拌均匀的整桶试样色泽和均匀与否,然后将搅拌试样的玻璃棒取出,观察和记录每桶试样在玻璃棒上粘附颗粒的情况。
4.1.2固体含量的测定
a 将洁净的培养皿放在干燥箱内于105℃±2℃下干燥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b 将样品搅匀称取2g的试样(足以保证最后试样的干固量)置于已称量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地流布于培养皿的底部。然后入入干燥箱内,按表1规定的温度干燥1h后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再将培养皿放入干燥箱内,干燥30min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到0.01g)
表1
各涂料干燥温度表
涂料种类
聚氨脂
聚丙烯酸酯
水性沥青基
干燥温度(℃)
120±2
105±2
105±2
c 试验结果计算
固体含量按式(1)计算:
X=×100 (1)
式中:W1——容器质量,g
W2——烘干后试样和容器质量,g
G——试样质量,g
d 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每个试样的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到1%。
4.1.3延伸性的测定
a将不锈钢槽板和隔条(45㎜×8㎜×1.5㎜)用隔离剂刷一遍,然后取两块80㎜×35㎜×2㎜铝板(厚质涂料)或两块80㎜×35㎜×4㎜的石棉水泥板(薄质涂料)放入槽内,在槽板两侧的小槽中插入不锈钢隔条,使铝板或石棉水泥板料26g±0.1g或薄质涂料8g0.1g,分两次次涂抹应在干燥箱中干燥24h,趁热用锋利的小刀割试件的四周,使试件与槽板和隔条脱离.每一样品准备12试件.
b 无处理的延伸性测定
将试件置于标准条件(室温:23℃±2℃,相对湿度:45%~70%)下放置2h,然后将试件安装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