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的誓言》导案
9、《土地的誓言》导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典型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呼告、人称变化 、排比等表现手法。 导学过程 补充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我们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展示
1、文学常识库
走进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江》等。
时代背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许多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轻作者相继流亡到了关内。他们带着故土陷落、河山破碎的悲愤,广泛描绘了发生在那片广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难与挣扎、觉醒与奋起。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家仇国恨和故土之思的双重情感。
2、基础知识园
(1)注音与书写
炽痛(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谰语(lán) 默契(qì) 田垄(lǒng)
蚱蜢(zhà měng) 污秽(huì) 丰饶(ráo) 辘辘(lù)
(4)解释词语
炽痛:热烈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肮脏的东西。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3、朗读训练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
导学过程 补充设计 四、课文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预设: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5)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6)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2、展示探究结果
五、质疑解惑
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如: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
六、感悟创作
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
七、反馈检测(见学案)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