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掌握三原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宝吃药掌握三原则

宝宝吃药掌握三原则 药量不多也不少   专用药剂安全好   药袋标示最重要   ●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和儿童专用药物缺乏是两大主因   ●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儿童退烧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儿童服药后若在1小时内大量呕吐,则需补服;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你会安全用药吗?小儿吐药是否需要补服?用药后出现副作用怎么办……为了解儿童用药习惯及潜在的风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学康复科主任常燕群教授就孩子的安全用药问题给家长们一一支招。   儿童用药不安全   由两大原因造成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每年全球有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用药不当。   常燕群介绍,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儿童比成人   更易受药物损害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而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中1/3都是儿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吸收、代谢、排泄、敏感度都与大人迥异,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因此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常燕群介绍,儿童安全用药主要应掌握三个原则:药量不多也不少、专用药剂安全好、药袋标示最重要。   “前面两点还比较好把握,只要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第三点就需家长自己留意。”常燕群介绍,家长去药房取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给孩子服药时要看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该冷藏的冷藏,千万不要让药品暴晒或受潮,以免影响药品疗效。   专家支招: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何合理用药?   常燕群表示,虽然开药不是家长的事,但现在有些家长喜欢自行给孩子用药,或者在开药过程中主动要求医生开什么药,给医生施加不良影响,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可以让家长少走弯路。总的来说,应掌握以下几点:   1.抗生素:最好遵医嘱用药,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足量、足疗程用药,切忌自行用用停停。   2.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哮喘提倡局部吸入。   3.止泻药、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多用口服补液疗法、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等;轻微便秘多数是上火所致,一般不用泻药,可适当服用小儿七星茶或饮食来调节。   4.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等可通过母乳影响婴儿,要慎用。   5.镇静止惊药:一般不用,在诊断很明确时可适当选择。   6.退烧药:小于3个月的婴幼儿宜采用物理降温法退热,大于3个月的儿童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39以上需退热剂与物理方法联合使用。   但要提醒的是,使用退烧药要注意:1)不推荐儿童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2)反对把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使用;3)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4)用退热药后一定要认真观察患儿的反应及精神状态。 温馨提示:   儿童安全用药小贴士   一、这样喂药更安全:   1.婴儿?   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婴儿后再喂药;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少量、多次给药,避免呛到婴儿。   2.幼儿?   跟孩子好好沟通,鼓励幼儿合作;服药后给予糖果或饮料去味。   二、小儿吐药是否补服?   服用药物的效果以30分钟为准,如果在1小时内大量呕吐,则再补服一剂。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