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芝卿漆艺技法阐释(转)
李芝卿(1894-1976),福建福州人,我国著名的漆艺术家。他年求学于“福建工艺传习所”漆艺科,师从日本漆艺大师原田和闽籍清廷御工林鸿增。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在原田先生的邀请并资助,东渡扶桑,到长崎美术工艺专科学校深造,系统地学习了日本漆]:芝=的表现技法。回国后,他一致力于漆艺术技法语言的探索创新。他在传统漆艺纹饰技艺的基础上,吸收日本漆艺巾的“变涂”.“莳绘”等髹饰技法,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法表现手段。并且成功地将其运用到漆画实践叶l,创作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先验性漆画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奠基者”。
他还积极促成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成立,为工艺美术事业培养接班人,并亲自担任学校漆艺教师。他为了教学需要,整理出《福州漆器制作j:艺》一,对普及漆工艺技术,规范漆艺表现语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他在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期间,将自己t多年所掌握的漆艺髹饰技法制成上百块技法样板,供后人学习和参考。这些宝贵的样板对丰富中国漆艺技法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是中国漆艺教学的直观教材。
李芝卿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丫我国的漆艺事业,是位极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后人收集整理李老独特的漆艺技法表现手段,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罩漆研磨”,(二)“描漆彩绘”,(三)“仿占堆塑”,(四)“嵌银填彩”,(五)“漂漆流彩”。今天我们重新阐释李老的漆艺技法,无疑对于今天的创作和教学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罩漆研磨”。“罩漆”、“研磨”实际上是漆艺装饰中的两道工序,制作时利用漆刮、滚珠、树叶、画笔等“起纹”工具,沾色漆在中涂漆板上形成高低、厚薄的肌理纹样。由于磨显的程度不同,形成或隐或显,更为丰富的色彩、肌理效果。李老的“磨显的赤宝砂属此类手法制成,其具体制法经历了两个阶段。
原始制法是在中涂漆板上髹道厚漆,均匀地洒上碎荷叶片。碎荷叶翘曲不平,入荫干固后被碎荷叶掩住。由于荷叶的隔绝关系,漆仍未干。这时把荷叶揭除,用煤油洗净未干之漆,遂呈现不规则的凹凸纹样。再用头发丝沾瓦灰全面擦洗,然后髹金底漆、贴银箔、罩红色透明漆,研磨、推光、揩青而成。得到隐在漆层下的自然肌理,它犹如红色的宝石之光彩,称“赤宝砂”(若罩绿色透明漆则为“绿宝砂”)。
原始制法对研磨的要求相当严格和苛刻,因为纹样的肌理效果,完全是依靠漆层下银箔的反射得以呈现。一旦过度,磨穿漆层,水浸入银箔和漆层之间,银箔发生变形,像湿了的纸一样膨胀起来——就只能全部磨掉,重新开始。后来李老对原始制法进行改进。首先,“起纹”方法更加多样,只要能引起凹凸不平的纹样的方法皆可采用;其次,改银箔为银粉,增强了银底与漆面的附着力;最后,采取主动磨显的方法,增强纹样的空间层次感。此时磨显的纹样是最亮的部分,其次是漆层磨得较薄处的纹样,最深的是隐在漆层深处的纹样。在这里,“罩漆”、“研磨”已经不是漆艺中的一道普通的工序,而是主动表现对象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描漆彩绘”。“描漆彩绘”是传统漆画中最常规的表现手法,在楚汉漆艺装饰中被大量使用。一般有先勾勒线条,再平涂色块;以及先平涂色块,再勾勒线条两种方法。“描漆彩绘”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描金绘、漆画绘、描油绘等多种形式。《髹饰录-坤集》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描金“其文各物备色,粉泽烂然如锦绣。细钩皱理以黑漆,或划理。又有彤质者,先以黑漆描出多为巧”。
漆画“即古昔之文饰,而多是纯色画也。又有施蛋清而如画家所谓没骨者”。描油“既油色绘饰也。其文飞禽、走兽、昆虫、百花.云霞、人物,一一无不备天真之色。”《髹饰录·坤集》特专门辟“斓”、“复饰”、“纹间”对在“描漆彩绘”基础上采用多种装饰综合运用的手法进行了归纳分析。
李老的“描漆彩绘”融入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在白推光漆面上(以推光漆加钛自粉细碾后,髹涂中涂漆面,干固后,磨平.推光、擦揩),以黑漆(黑推光漆加乌烟)当焦墨进行勾勒,干固后,以蓝色漆(推光漆加透明蓝)晕染(用大拇子球弹染),产生类似国画花青渲染的效果,画面淡雅.古朴。李老常用此法表现山水,后人称之为“彩墨山水”漆画。代表作品有《鼓山万松湾》(1961)、《山溪秋色图》(1954)。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已很难再看到这两幅原作,但李老的“技法样板”中就有“彩墨山水”制法,可窥此画法之原貌:画面上绘耸立的山峰,山腰烟云弥漫,山脚是临水浅坡,左下角画几株松树,枝叶茂盛。全幅皴染兼备、层次分明、笔力遒劲。笔法虽效仿“清初四王”追求法度,但苍笔破墨、定青设色却有独到之处,颇见功力。黄宾虹先生曾评李老的“墨彩山水”日:“古朴清丽,集古人之长,尽趋笔意”。
李老的传统国画山水功底颇深(诚如沈柔坚先生所赞:“用笔细挺、功力甚深、澹岩空灵、别具一格。,但并未食古不化。在创作中,他非常蓖视“师法自然”,强调写牛,到生活中去引发创作的灵感.到大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