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分析.docVIP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分析 宋留存 李富建 于丹丹 郭九一 班丽芳(河南省传染病医院lt;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gt; 河南郑州 450015) 【中图分类号】R5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123-02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经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CT表现,进行分类分析讨论。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菌株种类有:肺孢子菌62例、曲霉菌16例、白色念珠菌8例、隐球菌6例、混合性感染17例。其主要CT表现为:⑴肺孢子菌感染:表现为双肺对称性分布的云雾状、毛玻璃阴影及斑片状实变影;⑵曲霉菌感染:①表现为厚薄不同的空洞,内常见半球形的附壁结节及游动性球形灶,即形成所谓的“空气新月征”及“滚珠征”。②大片致密影以及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影。③单个或多个结节、团块影,周围可见磨玻璃样的晕影环绕,即“晕征”;⑶白色念珠菌感染: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及实变影,部分伴有树芽征或结节周围伴有晕征及胸水;⑷隐球菌感染:多态、多样、多病灶为特征;⑸混合性感染:更为多态多样,与合并的感染菌株因类型不同而不同。结论 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不同菌株的感染其CT表现各不相同,各具有特征性,但不具特异性,影像学结合病原学不难做出诊断。 【关键词】艾滋病(AIDS) 肺部 真菌感染 CT表现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肺部真菌感染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 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和肺部不同程度的炎症,严重者有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他部位。现就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AIDS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收集92例经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病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44.1岁。92例均经HIV初筛阳性及省CDC确认试验阳性,并经痰检及培养确诊为真菌类感染。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白粘痰、胸痛、痰中带血或咯血等,肺部体查可以闻及干、湿罗音,个别有肺实变征或胸腔积水征。菌株培养方法 将标本(痰)置于35℃,5-10%的CO2血平板麦康凯培养基内,做24小时培养。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依靠痰涂染色查孢子菌和临床。92例病人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型CT机器进行螺旋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7.5mm,65人做2次或2次以上CT检查,以观察病变发展变化。其图像资料均由2名以上影像医师将其表现进行分类,分析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 2.1肺孢子菌感染 表现为双肺对称性广泛分布的云雾状及毛玻璃阴影,边缘模糊,继而呈斑片状实变影,夹杂囊状影,并迅速进展为广泛实变影。初次感染早期治疗及时,吸收也较快。反复感染或呈慢性,以多发的索条状、网状纤维影,治疗不易完全吸收。 2.2曲霉菌感染 ①空洞:曲菌病易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可形成空洞,此时空洞壁可厚薄均匀或不均匀,常见半球形的附壁结节或游动球形灶,即形成所谓的“空气新月征”或“滚珠征”,是曲菌病最具特征性的CT表现。②大片致密影以及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影。③单个或多个结节、团块影,周围可见磨玻璃样的晕影环绕,即“晕征”。 2.3白色念珠菌感染 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及实变影,可伴有树芽征、磨玻璃样结节,部分结节周围伴有晕征及胸水。上述影像表现也可见于其他肺感染性疾病,大多无特异性。 2.4隐球菌感染 多态、多样、多病灶为特征。①两肺外围较重,肺门周围较轻的毛玻璃样及丝网状影。②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的浸润实变灶。③两下肺毛玻璃影及小结节空洞。④弥漫粟粒影。⑤大片毛玻璃样及丝网状急性间质性肺炎表现。 2.5混合性感染 表现更为多样化的影像,与合并的感染菌株类型不同而不同,基本符合上述菌株感染的2种以上复合表现:呈满肺沿支气管分布茂盛枝叶状、集聚成团的结节状及大叶分布趋于实变的毛玻璃状影。 3 讨论 3.1 AIDS合并肺部感染多为混合感染,这是因为AIDS患者主要由于HIV病毒侵犯T淋巴细胞CD4,致CD4计数明显降低时,机体免疫力低下,致使条件致病菌有了致病条件,并发多种病菌的混合感染[2],使其影像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