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中药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探讨.docVIP

艾滋病患者中药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患者中药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艾滋病患者中药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探讨 张汉娟临沧市凤庆县中医院 (云南凤庆675900)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7-97-0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侵犯CD4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及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发生以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随着我省(HIV)感染日趋严峻的形势,自从2010年4月,我院被确立为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以来,共收治92例HIV/AIDS患者,均给予扶正抗毒丸/康爱保生丸治疗的同时,配合精心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自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两年时间,我院共收治HIV/AIDS患老92例,其中脱失3例,死亡3例,在治86例。纯中???治疗病人4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治疗满24个月的有35例。完成常规检测6人次。CD 4细胞检测201人次,病毒载量82人次,PR0量表填写237份。 2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 2.1恐惧、焦虑:当患者刚被确诊感染艾滋病时,恐惧和焦虑笼罩着他们,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旦确诊为此病就惊恐万分,心神不宁。很快联想到“不治之症”,担心遭社会的唾弃,又担心自己随时死亡,故常常出现恐惧、焦虑心理。 2.2 敏感多疑:有的患者患病后总担心被家人和社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自己,因此敏感多疑,看见别人低语就认为谈论自己,且担心医护人员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成为别人议论的话题,常常不信任任何人,并时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争吵,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怕被周围人遗弃,因此产生不信任感。 2.3 痛苦、自卑: 由于艾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由于知识的缺乏故不能正确的认识该疾病,患病后羞于启齿,再加上社会人群对艾滋病的偏见与歧视,会使患者感到被社会遗弃,孤独无助,认为自己自作自受,死有余辜,不敢和任何人交流、沟通,身体出现不适不敢和医生、护士倾诉,对治疗充满不信任,对康复极为不利,严重者出现自残、甚至自杀行为。  2.4 抱怨、冲动:有的患者是由于生病住院输血或献血而感染艾滋病,常常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是社会对不起自己,因此对社会充满仇恨,有的患者恨苍天不公,恨命运不济,常常出现不冷静,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表现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放纵自己或产生逆反心理,为报复社会故意伤害他人或将疾病传染给无数人,以求得心理平衡。 2.5 孤独无助:有的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失落;害怕死亡,害怕与其他人分离,既怕给亲人和社会增加负担,又怕遭亲人唾弃、冷落、鄙视,因此常常产生孤独感,渴望亲人和社会照顾与关爱。  3 心理护理 3.1由于艾滋病免疫缺陷疾病无可靠的治疗方法,除对症支持治疗护理外,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因人而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关心患者,对患者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都要详细了解,同时还应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  3.2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艾滋病患者一旦获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这时,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向患者讲解心理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些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3.3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占胜病魔的实例,鼓励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