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的考量——瞩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文明的考量——瞩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如果没有黄土高原,也许母亲河就失去了跌宕奔腾的豪迈气势,也许万里巨川就缺少了浑厚雄壮的独特魅力。如若没有黄土高原,黄河也不会有那让人忧恐、让人费解的“善淤、善徙、善决”之秉性。
黄河的问题在下游,但根本症结在中游和上游。这已是业内专家几十年来毫无争议的共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治理,黄河就难有高枕无忧之日。
现状:黄土高原地区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穿行于黄土高原腹地,无人不为处处展现的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景象而震惊,满眼皆是沟壑纵横,粱峁起伏。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黄土高原的基调。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XX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水土流失面积占了71%,达45.5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为我国乃至世界罕见。与其???地区相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大。侵蚀模数大于15000吨每年每平方公里以上的水蚀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侵蚀强度面积的89%,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万—5万吨每年每平方公里。这里还有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地貌,极易风化和流失。
而且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特别集中。每年的6月—9月是水土流失集中期,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该区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2.3%,年产沙量却达11.82亿吨,占同期黄河输沙总量的60%多。
影响:每年流失的泥沙相当于宽高各1米的土墙绕地球27圈黄河复杂难治,不同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黄河的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在国内外大江大河中绝无仅有。而黄河泥沙的80%以上来自黄土高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
每年入黄泥沙16亿吨,相当于宽高各1米的土墙绕地球27圈。这其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1950年—1999年,黄河下游河床淤积了泥沙92亿吨,造成河床逐年抬高,平均高出地面4—6米,局部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这给黄河防汛带来沉重压力,直接威胁着黄河下游保护区范围内数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厘米以上,而形成1厘米表土却要120年—200年。严重的水土流失,流走了水和土,也流失了肥,流失了田,流失了农民的希望和企盼,恶化了生存环境。在黄土高原涉及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7省(区)、50个地(盟、州、市)、317个县(旗、市、区)中,多数严重流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经济以种植为主,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农民收入偏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根据《中国农村2001-XX扶贫开发纲要》,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黄土高原地区就有126个,占21.3%。目前仍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
大量的泥沙下泄淤积水库,也导致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每年需要15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资源量用于冲沙入海,加重了本就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前景:希望与忧虑并存严重的水土流失,考验了历代治黄先贤的智慧和勇气,也让黄土高原成了中国水土保持治理经验的汇聚地。大量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从这里走向全国。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模式诞生于黄土高原,后逐渐推向全国,成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最主要技术路线。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和农业耕作措施并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各地形成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特别是2003年水利部启动亮点工程“淤地坝”建设后,目前黄土高原已有的十多万座淤地坝,已经累计拦泥210多亿立方米。据测算,到2020年,黄土高原淤地坝系基本建成后,可形成拦泥400亿吨的能力,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再加上其他水土保持措施,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可望得到根本缓解。
随着实践深入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在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又积极探索推进大示范区建设,由小规模、零星分散治理向集中连片转变。特别是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晋陕峡谷的红枣,陕北延安和晋西南的苹果,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棘,甘肃定西的马铃薯和豫北的山楂、花椒等,都是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后形成的特色产业带。目前,陕北大示范区、西宁南北两山治理和天水耤河示范区等大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已在全国得到推广。
黄土高原地区也是生态修复最早实践的地方。宁夏盐池、内蒙古乌盟、陕西吴起等许多市、县通过生态修复,山川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原植被覆盖和产草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这些治理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资采购风险导向审计探索.docx
-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优化设计.docx
- 特区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x
- 特区计划生育协会XX年工作安排意见.docx
- 特大断面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docx
- 特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docx
- 特区计生协会在XX年五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docx
- 特大桥悬臂灌注连续箱梁施工工艺.docx
- 特教学校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docx
- 特教学校中国梦演讲稿.docx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