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或微生物细胞发酵液胞外酶离心分离
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主要内容;1 国内外酶制剂工业生产及应用现状;1.1 酶制剂的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 :;;1.2 集中垄断,市场全球化:;1.3 品种、规模不断扩大;1.4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2 酶的发酵技术;2.1 微生物发酵生产酶的步骤;2.2产酶微生物;2.3 培养基的选择;(1)碳源
碳素是构成菌体成分的主要元素,也是细胞贮藏物质和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骨架,还是菌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当前酶制剂生产上使用的菌种大都是只能利用有机碳的异养型微生物。;;不同的细胞对各种碳源的利用差异很大,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不同细胞的不同要求而选择合适的碳源。另外,选择碳源除考虑营养要求外,还要考虑酶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和是否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尽量选用具有诱导作用的碳源,尽量不用或少用有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碳源。
例如,α-淀粉酶的发酵生产中,应该选用有诱导作用的淀粉作为碳源,而不用对该酶有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果糖作为碳源。
;(2)氮源
氮是生物体内各种含氮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的组成成分。酶制剂生产中的氮源主要有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两种。
常用的有机氮源有:豆饼、花生饼、菜籽饼、鱼粉、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多肽、氨基酸等;
无机氮源有:(NH4)2SO4、NH4Cl、NH4NO3、(NH4)3P04、尿素等。;不同的细胞对各种氮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应根据要求进行选择和配制。一般来说,动物细胞要求有机氮,植物细胞主要要求无机氮。多数情况下将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黑曲霉酸性蛋白酶生产,只用铵盐或硝酸盐为氮源时,酶产量仅为有胨时的30%。只用有机氮源而不用无机氮源时产量也低,故一般除使用高浓度有机氮源外尚需添加1%~3%的无机氮源。;(3) 碳氮比
在微生物酶生产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例是随生产的酶类、生产菌株的性质和培养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
一般蛋白酶 (包括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 生产采用碳氮比低的培养基比较有利,例如黑曲霉3.350酸性蛋白酶生产采用由豆饼粉3.75 %、玉米粉0.625%、鱼粉0.625%。NH4Cl 1%、CaCl2 0.5%、Na2HPO4 0.2%、豆饼石灰水解液10%组成的培养基; ;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糖化酶、β-淀粉酶等)生产的碳氮比一般比蛋白酶生产略高,例如枯草杆菌TUD127α-淀粉酶生产采用由豆饼粉4 %、玉米粉8 %、Na2HPO4 0.8%、 (NH4)2SO4 0.4%、CaCl2 0.2%组成的培养基。而在淀粉酶生产中糖化酶生产培养基的碳氮比是最高的。以上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生产培养基碳氮比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菌种很多而其性质各异。很难说都是符合上述规律的。;(4) 无机盐
微生物酶生产和其他微生物产品生产一样,培养基中需要有磷酸盐及硫、钾、钠、钙、镁等元素存在。在酶生产中常以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磷酸盐作为磷源,以硫酸镁为硫源和镁源。;;(5)生长因子
微生物还需一些微量的像维生素一类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类物质统称生长因子(或生长素)。其中包括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嘌呤或嘧啶等。酶制剂生产中所需的生长因子,大多是由天然原料提供,如玉米浆、麦芽汁、豆芽汁、酵母膏、麸皮、米糠等。玉米浆中一般含有生长素32~128mg / mL。;(6) 产酶促进剂
产酶促进剂是指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少量物质,能显著提高酶的产率,这类物质称为产酶促进剂。产酶促进剂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诱导物,二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的浓度为0.1 %时能增加许多酶的产量。表面活性剂能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处在气-液界面改善了氧的传递速度,还可以保护酶的活性。生产上常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衍生物、植酸类、焦糖、羧甲基纤维素、苯乙醇等。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有害。用于食品、医药的酶的生产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还须对人、畜无害。此外各种产酶促进剂的效果还受到菌种,种龄、培养基组成的影响。;2.4 液体深层发酵的工艺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酶的最适温度随着菌种和酶的性质不同而异,生长繁殖和产酶的最适温度往往不一致。一般细菌为37 ℃,霉菌和放线菌为28~30 ℃,一些嗜热微生物需在40~50 ℃下生长繁殖,如红曲霉生长温度35~37℃,而生产糖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 ℃。
在酶生产中,为了有利于菌体生长和酶的合成,也有进行变温生产的。例如以枯草杆菌ASl.398进行中性蛋白酶生产时,培养温度必须从31 ℃逐渐升温至40 ℃,然后再降温到31℃进行培养,蛋白酶产量比不升温者高66%。据报道,酶生产的温度对酶活力的稳定性有影响,例如用嗜热芽孢杆菌进行α-淀粉酶生产时,在55 ℃培养所产生的酶的稳定性比35 ℃好。;(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余杭区超山风景区白蚁综合治理项目.doc
- 鱼类栖息地模拟的比较研究一以东海鲐鱼为例.pdf
- 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pdf
- 原子吸收光谱法-物理化学.doc
- 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ppt.ppt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ppt
- 云南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doc
- 甾体及其苷类兼容模式.pdf
- 在土呵-江苏阜宁中等专业学校欢迎您!.doc
- 噪声暴露引起耳蜗损伤机制的研究.pdf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