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xVIP

茶叶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叶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茶叶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xx乡位于xx区西北山区,这里山大人稀,为省级贫困乡,这里的农民种过粮食、种过蔬菜、种过药材、甚至种过花卉,但都因为缺乏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盲目跟风,最终走上了“种什么砍什么,种多少赔多少”的恶性循环道路。在经济、生态两难发展的困境下,我们于XX年组建了xx高山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着力服务三农,与社员建立了亲密的“鱼水关系”。XX年,社员人平增收1800元,茶园亩平收入6000元,合作社被国家九部位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实现了农企共蠃。  现将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上的工作经验及困难建议汇报如下:一、合作社三大机制创新  (一)入社模式创新。我们以“整村入社,土地入股,三权分置,四六分红”为纲,号召茶农整村入社,实现村社合一,把社员二轮延包的土地以6000元/亩作价入股,1000元为一股。  入股后的土地实行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民,经营权归合作社。社员不仅延续了自家茶园自家种,拥有了参与合作社管理的权利,还可以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入社后无任何风险。把年利润的60%用于鲜叶交易额分红,40%用于股金分红,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  (二)二是合作模式创新。合作社始终坚持“人多收购鲜叶不降价、晚上收购鲜叶不降价、下雨收购鲜叶不降价”的三不降价原则,杜绝传统的打白条等有损农民利益的行为,把茶叶商贩赚取的差价直接补给茶农,茶农随时都可以拿鲜叶到合作社取钱。与此同时,合作社积极争取农业、国土、水利、发改、林业、交通等项目,社员自发地投工投劳,合作社配套资金并对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先后帮助社员改造茶园4800多亩,整修河堤4200米,修建茶园便道9100米、机耕道8900米,铺设排洪沟13700米,改造土坯房120栋,刷黑环形路3公里,修建抗旱防灾指挥塔一座。把原来种什么砍什么,什么都发展不起来的蛟龙寺,由过去“垃圾靠水冲,臭气随风刮”的原始村庄,变成了如今“蓝天白墙民居,绿地碧水人家”的人间仙境,XX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三)三是服务模式创新。为服务社员“最后一公里”,合作社成立了xx五棵树茶叶综合服务公司,聚焦三农服务:一是农技服务,聘请专家指导茶农种茶、管茶、采茶;二是农机服务,帮助有茶园无劳动力的社员进行机耕、机剪、机采等有偿服务,让社员学会机械化操作,效率比人工采摘提高了10倍;三是农资服务,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让社员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一)财力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农村,乡村经济实力薄弱,没有足够财力投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给合作社的运营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们诚恳的建议:  1、建议上级各部门在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高效田地的基础建设、通讯硬件的投入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本地特色农业企业提供优越的创业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地一二三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便利条件,是践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理想途径。  2、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民组织的支持力度,出台政策鼓励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和三农服务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融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委托合作社承担农业生产项目等措施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及市、区政府也对落实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现实情况是: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依然滞后,合作社出现了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门槛高的尴尬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帮助合作社疏通担保渠道,为统筹城乡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活力。  (三)项目整合问题。涉农项目的资金额度本身就非常有限,有限的资金被分配到过大的范围之内,极大影响了项目效率,也给项目实施主体一一合作社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投入的资金较为分散,像撒胡椒面一样,极难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不能形成合力,显得“手长袖子短”。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可以将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捆绑起来,整合农田、林业、水利、交通等项目,集中火力,统筹发力。促使各类涉农项目由“撒胡椒面”的分散模式转变为“聚沙成塔”的集合模式,做一个算一个,做一个精一个,把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