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开发新技术(试用稿)
能源工程概论(讲义)讲 课 人: 王家臣、吴健 能源开发新技术的含义包括: 传统能源开发新技术; 新能源开发技术。 讲 授 内 容 1、能源和能源利用史 1.1.能源及能源分类 1.2. 能源利用(消费)史--能源消费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2、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 2.1. 传统能源形势 2.2. 新能源开发利用形势 3、传统能源开发新技术简介 3.1. 煤炭开发利用新技术 3.2. 煤层气开采 3.3. 石油开采技术 3.4. 天然气开采 3.5. 水能源开发 讲 授 内 容 4、新能源开发技术 4.1. 核能开发 4.2. 风能发电 4.3. 太阳能发电 4.4. 海洋能 4.5. 可燃冰 4.6. 燃料电池 4.7. 地热能发电 4.8. 生物质能 4.9. 氢能利用 5、 结论 序 言 2004年2月19日参考消息第16版一整版刊登了国外关于中国能源问题的文章,有些内容很有警示作用。摘下来,权当作本课的序言。 标题是:“中国腾飞遭遇能源瓶颈” (外国人的话一些是听不得的,有的话却是可以参考的)。文章说:中国正面临一场能源危机,它的能源需求远远超出自身的能源产量,所以它很可能会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这场危机可能破坏其经济成果,并对未来构成威胁。中国的经济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它如何解决和能否解决其能源危机。 文章还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中国需要能源安全和一套涉及水电、煤炭、石油的长期而连贯的能源战略,需要建立大规模的能源储备,开发太阳能、风能、氢气等高效替代性技术和资源。 序 言 2003年是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正常高速发展的第一年,但这第一年就遭遇了“能源‘三荒’”,即“电荒”、“煤荒”、“油荒”,中国的能源问题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引人瞩目。 “三荒”凸显能源瓶颈。全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陷入缺电困境。专家预计,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电力需求继续高速增长,同期电源投产容量相对不足,预计2004年全国总体电力供需形势将比2003年更为严峻。有人惊呼:“能源的多米诺骨牌倒了”; 为此,中国已将2005年的能源生产目标上调了20%。上调后的目标是,产煤19亿吨,产油1.73亿吨,产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发电2.1万亿千瓦时。 面对这样的形势,人们(特别你们是从事能源技术的高层次人员)应该把了解“能源”,了解在21世纪人类、特别是中国(能源利用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耗大因)如何面对和化解“能源危机”的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们设立这门课的出发点。 1 能源和能源利用史 1.1 能源及能源分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日光、空气、水、 食物、能源)。 能源——能为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 化学能等的 动 力 源(资源)称之为能源, 能源一般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也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本课程基本不涉及二次能源 1.1 能源及能源分类 二次能源包括 电能、氢能(也可以将其列为新能源)、汽油、煤油、柴油、煤气(地下气化生成的也可列为新能源)、液化气、人工CH4、火药、酒精、硝化甘油等等。 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二次能源又可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当今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柴油、汽油则是应用最广的“含能体能源”。由于目前“过程性能源”尚不能大量地直接贮存,因此汽车、轮船、飞机等机动性强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就无法直接使用从发电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