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 授课人:XX 2015年4月1日 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因生产需要或伴随生产而产生的,能直接或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正常生产情况下,原油储存、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原油油气、硫化氢及噪声。 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硫化氢是高度危险的窒息性气体,无色,有臭蛋味,是强烈的神经毒物。接触高浓度硫化氢,会出现神志模糊、昏迷、肌肉痉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当浓度在1000mg/m3以上时,人犹如被电击一样,数秒钟内突然倒下,瞬间停止呼吸,若救护不及时,可致麻痹死亡。 原油通过输油管道进入原油储罐,生产过程和设备均为密闭化、管道化、自动化。原油储罐主要为露天布置,有利于原油挥发气的扩散。工人操作的方式主要为巡检,一般在管道阀门不严密处或储罐根阀处、油罐检尺口以及通过过滤器更换、原油泵区、原油计量、原油采样点、化验分析、储罐浮盘密封圈更换等环节可能接触到原油油气。 原油中硫主要以硫醇等含硫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工人在原油采样、灌项检尺及原油切水等过程中会接触到硫化氨。 硫化氢中毒急救 进入体内的硫化氢可被氧化成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和小部分硫化物氧化产物。从尿中及呼吸器官中排出,未被氧化的硫化氢才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硫化氢中毒者必须立刻脱离中毒现场,置于通风的场所。 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口对口呼吸。急救药物用米可希尼或5%葡萄糖、维生素C溶液。 噪声危害 原油输送泵、给油泵运转时能够产生高强度噪声,通过对输油站场的噪声强度检测。对输油站场输油操作工进行听力检查发现部分输油操作工有听力下降的现象。 防护措施 为输油操作工配备适用的防噪声耳塞、耳罩。 原油 原油输送时,具有一定的压力,如果出现压力过高,造成设备或管线爆裂,会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事故;如果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因为原油中含有的重组份不完全燃烧而出现大量含烃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不但会对现场操作人员产生影响,而且油气可能在某些气象条件的推动下对周围人员产生更大的影响。 原油 此外,在特殊作业过程中也会产生职业危害,如为了防止油品中渣质或固体颗粒损害,需要对输油泵入口处过滤器进行定期更换。过滤器更换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滤器内有压力造成残留液体喷出,或过滤器中的残留液体没有排放干净等情况,如果防护不当可使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原油。 防护措施 针对原油储存、输送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应采取 防护措施: 1.配置在油罐排水口、清扫孔、进出油管线阀门附近的易泄漏点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应布置在常年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侧,并应定期检查,保证正常工作。所设置的可燃气体报警仪应能同时满足有毒气体报警的需要。 2.原油化验、罐顶检尺时应在在上风向操作,应2人进行,1人操作,1人监护,并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应急救援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柜等。 加强对作业人员现场管理和紧急救治知识的培训。 此外,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检测,如发现超标情况,应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加强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发现职业禁忌症者应及时调离作业岗位;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建立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维修、定期监测制度。 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