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细胞膜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__食品科学工程.docVIP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细胞膜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__食品科学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细胞膜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__食品科学工程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方法 2 1.2 .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2 1.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 1.2.3硅酸钠浸泡处理果实 2 1.2.4损伤接种 3 1.2.5取样方法 3 1.2.6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3 1.2.7 细胞膜完整率的测定 3 1.2.8 细胞膜微膜囊提取、NADPH氧化酶和Ca2+-ATPase活性的测定 4 1.2.9脂氧合酶(LOX)活性测定 4 1.2.10 蛋白含量测定 5 1.2.11 数据统计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硅酸钠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细胞膜完整率及MDA含量的影响 5 2.2硅酸钠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细胞膜NADPH氧化酶和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6 2.3硅酸钠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7 3 讨论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细胞膜相关物质含量 及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100 mM硅酸钠采后处理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挑战接种对对“银帝”厚皮甜瓜果实细胞膜部分氧化还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处理明显延缓了甜瓜果实细胞膜完整率的降低,处理后第4d高于同期对照20.7%;明显提高了果实细胞膜NADPH氧化酶,挑战处理后第10d高于同期对照82.4%;延缓了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升高,处理后第6d活性低于同期对照10.9%; 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处理后第10d高于同期对照44.8%。 关键词:硅酸钠 果实 细胞膜 前言 甘肃省是我国厚皮甜瓜的主要产区之一,甜瓜营养丰富、甘甜爽口、风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然而,由于其产期集中,且正值高温季节加之缺乏必要的冷链和有效的包装,采后腐烂颇为严重,造成厚皮甜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包括黑斑病、白霉病、软腐病、粉霉病等[1]。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受到病原物侵染时,细胞的膜结构和特性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代谢失调,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质膜NADPH氧化酶NADPH为电子供体,催化胞外O2生成超氧阴离子的氧化还原酶,通过催化产生AOS,细胞质内Ca2+增加会促进植物组织乙烯合成并加速这些组织的衰老[2-3]。质膜和细胞器外膜的Ca2+-ATP酶能够把细胞质过多的Ca2+转运到细胞外或细胞器贮藏起来。另外LOX能催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LOX及其氧化物可能直接参与了植物组织的衰老过程。 有报道表明硅可以有效降低厚皮甜瓜的采后病害[4-7]。但是对其作用机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硅酸钠处理POD 、PAL和CHT活性Ca2+-ATPase)活性的影响鲜有报道。本实验以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硅酸钠处理对细胞膜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降低采后病害的机理,以其为硅的进一步扩大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银帝”甜瓜采自甘肃民勤县收成乡露天栽培大田中,花后45天采收。单果套发泡网袋后入标准包装箱(6个/箱)当天运抵实验室后在常温条件下(222℃;RH 55-60%)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1998)。采集典型粉霉病(T roseum)70%酒精表面消毒后切取病健交界处组织,经表面消毒后移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于25℃保温培养。待菌落形成后采用稀释法进行单孢分离、纯化。纯化菌株经回接试验确定其致病力后于斜面PDA上4℃下保存待用。 1.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参照Bi et al.(200)25℃下培养10天的带菌PDA平皿一个,加入含0.05% Tween20的无菌水约10mL,用玻璃棒刮下平板上的病原菌孢子,然后转入50mL三角瓶中,在WYX-A微型旋涡混合器上振荡15秒,再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算出孢子悬浮液的浓度后,最后稀释至所需浓度,1×106 个/mL。 1.2.3硅酸钠浸泡处理果实 硅酸钠诱导处理:100 mM的硅酸钠(内含0.05%的Tween80)10 min取出晾干后,单果套发泡网袋,入包装箱(6个/箱),于常温(22±2℃;RH55%60%)下贮藏供接种之用。以清水内含0.05%的Tween80处理作对照。损伤接种 参照毕阳和张维一(1993)方法并修改。选取处理后常温贮藏48h的果实,经%酒精表面消毒后,用灭菌铁钉(直径3mm)在果实表面等距离刺孔0个(深3mm)。分别取20μL孢子悬浮液接入孔内。稍作晾干后入包装箱,上覆聚乙烯塑料薄膜(厚0.01mm)保湿,室温(22±2℃;RH85%90%)条件下贮藏。3次。 1.2.5取样方法 参照Bi (2005)方法。分别于处理后0、2、4、6、8、10天用直径5mm打孔器打取皮下-10mm处果肉组织3g。挑战接种样品则取T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