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籽西瓜研究技术-湖南农大PPT
无籽西瓜研究技术
孙小武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所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sunxiaowu2007@126.com 刘泽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高级农艺师\博士
zefaliu@126.com一、无籽西瓜的来源; 1.激素处理诱导单性结实
; X或γ射线照射二倍体西瓜种子,诱发体细胞染色体易位→纯和易位系。; 理论上,通过染色体易位获得100%的无籽西瓜 ,需获得11条染色体全部发生相互易位的易位纯合体,难度非常大 。;国外:
1937年Blakeslee和Avery发现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掀起了用秋水仙 素进行多倍体育种的高潮。
1939年日本的木原均山下孝介发表关于获得4倍体西瓜的报道。
1942年:新大和4倍体。
1947年:木原均发表“三倍体的无籽西瓜之研究”正式宣告育成无籽西瓜。轰动生物界和育种界,被认为是育种史一大创举。;;国内:
我国台湾1957年开始无籽西瓜育种。
1959年凤山热带园艺所育成9个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其中凤山1号于1961年进入全面生产阶段。
目前台湾栽培面积已1500公顷,主栽品种有凤山1号,农友新1号,农友新奇等。
美、意、印等国也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
以色列获得四倍体Alena,80年代大量出口欧洲,受到欢迎。开辟了四倍体西瓜直接生产出口的先例。
但美国、前苏联等因劳力,传播等,未发展起来,至今视为“珍品”。;
我国内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倍体研究。
江苏农科院开展最早。1957年首次诱变出第一个四倍体西瓜品种。以华东24做父本育成无籽西瓜——新秋3号
1963年: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类研究室:四倍体1号和无籽3号。
四倍体1号在之后广为应用,四倍体“元老”;
无籽3号是我国第一个有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无籽西瓜品种。60年代→70年代大面积生产出口和内销。; 主要研究内容:
秋水仙素诱变四倍体材料的选择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组合的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先后培育出蜜宝无子、广西2号、邵阳304和红花等无子西瓜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郑引401、黄枚和杂育401等四倍体西瓜品种,雪峰花皮无子、广西1号、广西2号、黑蜜2号、蜜枚无子1号、新疆2号等一批无子西瓜新品种,其中多数都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有的还成为主栽品种。 ; 90年代 :无籽西瓜广泛推广期
20世纪90年代育成的四倍体西瓜有广西404、广西405、全缘叶四倍体QB-3、太阳四倍体、红铃四倍体、天凤四倍体和黄皮94-8-6等。随着育种方法的改进和四倍体材料的增多,无子西瓜育种进程不断加快,90年代以来育成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新品种很多,有绿皮红肉类品种、黑皮红肉类品种、绿皮黄肉类品种等数十个。这些新品种在果实品质和贮运性等方面表现优良,有2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鉴定/认定),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 21世纪:小果型无籽西瓜兴起
进入21世纪,小果型无子西瓜品种选育成为无子西瓜育种的重点。湖南省瓜类研究所选育并在生产上推广了全国第一个小果型无子西瓜品种雪峰小玉红无子,该品种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通过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鉴定/认定)的小果型无子西瓜品种还有:雪峰小玉无子2号(金福无子)、雪峰小玉无子3号(雪峰小玉黄无子)和桂系2号无子西瓜等。; 在四倍体种质创新研究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广东省汕头市白沙蔬菜良种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山东省昌乐县副食品公司、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瓜类室等单位通过秋水仙素诱变,成功获得了旭东、兴城红、新青、蜜宝、大和冰淇淋等一批四倍体西瓜材料。还成功选育了72404、郑果401、北京1号等有价值的四倍体西瓜品种,在科研生产中应用。
;1.自然变异 ; 化学诱变——活体条件下诱变 ;浸种法:
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干种子24~48h,清水洗净 种子表 面的药液后催芽播种。此法成苗率较低,诱变效果差。
胚芽倒置浸渍法:
待胚根长到1.5cm左右,子叶微露出种壳时,将胚芽倒置,使其生长点浸入秋水仙素溶液中(浓度0.2%~0.4%),根尖朝上,在25~30℃恒温箱中处理0~24h,处理后流水冲洗,播种。此法简便,根胚不受药液危害,能正常出土成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