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二上12.坐井观天【第2课时】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 从概括文中对话入手:概括主旨的方法有很多,本课适合从文中的对话入手。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提炼课文的主旨。青蛙认为天小,是因为它坐在井底。小鸟告诉它天很大,应该放开眼界,跳出来看看。因此,本课的主旨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的要全面。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的要全面。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狐狸乌鸦 丛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 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歇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垂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获得那块肉。因为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法子在树下获得。 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愿等闲放弃。它眼珠一转 说:“乌鸦大哥,吃饭了吗?”乌鸦没有回复。 见乌鸦不睬不理,狐狸神采凝重:“乌鸦大哥,传闻你下岗了,可有此事?”乌鸦瞟了狐狸一眼,仍是没有回复。 狐狸仰起头,把脖子伸得老长:“乌鸦大哥,我亲眼看到大嫂和一只老乌鸦成天眉来眼去的,这事你知道吗?”乌鸦瞪大双眼,面露凶光,可仍是金口难开。 狐狸仍不放弃,摇着尾巴,面露媚色:“乌鸦大哥,不知道你看新闻没有?传闻这几年的猪肉有的是注过水 水的,有的是用瘦肉精养大的。你想想啊,孩子们恰是长身体的时辰,若是持久吃这种猪肉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当然啦,这只是我的小建议,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刚一说完,乌鸦便火烧眉毛地把叼着的猪肉扔在了地上。 狐狸一阵窃喜,迅速叼起猪肉钻进了洞。 半亩方塘(táng)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朱熹(x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颜真卿) 国学诵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点拨:朗读青蛙的话时语气要充满疑问,朗读小鸟的话时语气要诚恳。 2.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点拨:青蛙与小鸟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它们所处位置不一样,所以说法不一样。 一、选择正确的音节打上“√”。 还有 hái( ) huán( ) 还书 hái( ) huán( ) 回答 dā( ) dá( ) 答应 dā( ) dá( )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 . . . √ √ √ √ 二、读句子,认认真真写汉字。 jǐnɡ yán 1.小鸟飞来,落在 上。 kě hē 2.小鸟口 了,下来找点儿水 。 wú biān wú jì 3.天 ,大得很哪! 井 沿 渴 喝 无 边 无 际 三、选字填空。 [观 现]( )看 ( )在 [话 说]电( ) 小( ) [渴 喝]( )水 口( ) 观 现 话 说 喝 渴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坐在井里看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 2.没有边际。形容范围极为宽广,看不见边际。( )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坐井观天》生字认写及课文朗读 二上语文《坐井观天》MP3音频【在线收听+免费下载】?? 二上语文《生字朗读:坐井观天》MP3音频【在线收听+免费下载】?? * * 坐井观天 12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难点)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读一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3.它们为什么对于天的大小的认识不一样? 4.小鸟建议青蛙怎样弄清天的大小?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争论? 边听边想 听录音回顾课文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坐”和“落”两个动词各写出了什么? “坐”指出青蛙在井底的姿态;“落”指出小鸟在井沿上的姿态,为下文做铺垫。 2. “青蛙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