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工时秒表研究PPT
第九章 秒表时间研究; 1.含义
秒表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采用的抽样技术原理;
测时的观察记录的对象是“工序” ;
要求对同一工序进行重复观察和记录若干次。
;2.作用
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二、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2.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①总时间内所包括的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其快慢。
②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
③可将操作内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分开。
④各单元分别评比,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⑤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并求其标准时间,则详细的操作规则即可产生,且以后如某单元需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
⑥划分单元后,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不但可作为介绍整个操作的说明,并且还可用其作为“标准操作”培训新人。
⑦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将其综合,即为整个操作的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2、作业分解的原则;操作单元分解练习
下图所示为:手电筒组装作业。;完成品;注:手电筒开关OFF时设定为作业完结时刻(有声音作为该时刻标记);3、确定观测次数;;正态分布曲线;解 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
(3)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的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
(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工具掉地等,观测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 ;周程测时法;第一次计时,A=a+b+c=17 s;
第二次计时,B=b+c+d=19 s;
第三次计时,C=a+c+d=18 s;
第四次计时,D=a+b+d=12 s;
A+B+C+D= 3(a+b+c+d)=66 s,
设 X=a+b+c+d=22 s
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
a=X-B=22-19=3 s
b=X-C=22-18=4 s
c=X-D=22-12=10 s
d=X-A=22-17=5 s;表 9-10 连续记时法;5、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1) 剔除异常值;正常值为x; 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时间。;6、计算正常时间;评比方法;速度评定法;迄今为止有以下几种正常速度为国际所公认:;(1)60分法与100分法;(2)75分法;采用速度评定方法评定操作者效能时.正常时间计算公式为:正常时间=观测时间×速度评定系数;操作水平与评比举例;;平准化法 ; 运用平准化法进行作业评定,其评定系数的计算为:
评定系数= 1+熟练系数 +努力系数 + 工作环境系数
+一致性系数
上式表示,工人的作业速度与其熟练程度、努力程度、工作环境和操作的一致性(稳定性)有关。
正常情况下,四个影响因素处于平均状态,系数均为0,评定系数为1,其余情况下,评定系数则采用上式计算。;熟练度调整系数;理想;课堂实验:评比的训练(5min)
分发扑克牌: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
;7、确定宽放时间;标准时间;(2)标准时间的计算方法
;2018/1/19;铣床上铣通槽秒表研究应用案例;(2)运用连续测时法进行测时。连续观测10个周期,并将结果(R值)记录在时间研究表上,(单位:DM)。
(3)进行数据处理。首先计算每个周期各单元的实际工作时间(T值),并将各单元10次观测结果的和记入统计栏,为了计算方便,采用DM单位。然后,求各单元平均工作时间(此处时间单位换算为min)。
(4)进行作业评定。用速度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