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江冲淡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冲淡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长江冲淡水 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目录 简介 研究意义 月际变化 年际变化 原因分析 * 简介 界限划分: 最先是由毛汉礼确定的;在东海西北部海域的表层盐度分布图上从长江口、杭州湾附近开始,以31.0等盐线所包络的海域面积,来看做是长江冲淡水的范围。 典型实例: 流出口门后,立即与海水混合,使水体降盐。 1、惯性力的作用下,舌状“射行流”形态冲向东南。 20~60km 2、舌形状开始转向东北,指向济州岛方向。 * 研究意义: (1)长江入海年流量为9240亿m3,约占我国各河川入海径流量的57%,是沪浙闽沿岸水团的重要来源。 (2)长江入海的输沙量为4.86亿t,约有一半沉积在口门附近;另一半则扩散在口门以外地区。发育了巨大的长江水下三角洲,也是东海西北部细粒泥沙的主要来源。 因此,长江冲淡水不仅对东海水系的组成,环流结构,海底表层沉积物分布,海洋资源以及污染物的漂移等皆有重要意义。 * 月际变化 3、4月 从长江口直下东南 5月 水舌开始北抬 轴线指向东或东北 6月 全盛期 7、8月 稳定状态 9月 水舌开始消失 10月 长江入海径流大减 强劲的偏北风使得入海径流顺岸南下构成沪浙闽沿岸水 * 年季变化 1、东北向路经 2、东北——东向路径 3、东南路径 4、偏北型路径 * 1、东北向路经 1989年夏季 * 年季变化 1、东北向路经 2、东北——东向路径 3、东南路径 4、偏北型路径 * 2、东北——东向路径 1998年夏 1987年夏 长江冲淡水流出口门后,以舌状形式冲向东南,紧接着指向东北,运移一段距离后便折向东运移,在向东运移的过程中,还分出一支折向南伸展 * 年季变化 1、东北向路经 2、东北——东向路径 3、东南路径 4、偏北型路径 * 3、东南路径 1991年夏 长江冲淡水的低盐水舌并不在长江口,杭州湾一带,而是在长江口以北的启东嘴附近,低盐水舌的冲溢方向指向东南,而远离济州岛。 * 年季变化 1、东北向路经 2、东北——东向路径 3、东南路径 4、偏北型路径 * 4、偏北型路径 1982年8月 1984年8月 长江冲淡水流出口门后不久,便转向北行,大体沿124°E经线北上,其前锋可延伸到南黄海中部约35°N附近;另外在主体向北延伸的同时,也分出一小支向难或东南方向伸展。 * 原因分析 季风的作用 台湾暖流的作用 长江径流的作用 地形的影响 黄海冷涡和沿岸流的诱导 东海北部的涡旋的诱导 * 《中国海洋志》编委会编著.2003.中国海洋志.郑州:大象出版社 王康墡,苏玉芬,蔡伟亭,等.1979.长江径流及其冲淡水区的水文特征.海洋实践.1979(3):8-20 王保栋,陈爱萍,刘 峰.2002.1998年夏季长江特大洪水入海的化学水文特征.海洋科学进展,20(3):44-5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统气象教研室编.1976.天气分析和预报.北京:科学出版社 苏纪兰主编.2005.中国近海水文.北京:海洋出版社 林金祥,王宗山.1985.关于长江冲淡水异常变化的分析.黄渤海海洋,3(4):11-19 参考文献 *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