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十三章_算法初步.doc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十三章_算法初步.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十三章_算法初步

第十三章 算法初步 §13.1 流程图 一、 知识导学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带箭头的流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2.算法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根据对条件的不同处理,循环结构又分为两种: 直到型(until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如图13-1-3,先执行A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若为“假”,则再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为“真”为止. 当型(while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如图13-1-4,当给定的条件成立(“真”)时,反复执行A框操作,直到条件为“假”时才停止循环. 图13-1-1 图13-1-2 二、疑难知识导析 1.“算法“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描述性说明,算法具有如下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3)有效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是有效的. 2. 画流程图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流程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 算法三种逻辑结构的几点说明: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在流程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2)一个条件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语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 已知三个单元存放了变量,,的值,试给出一个算法,顺次交换,, 的值(即取的值,取的值,取的值),并画出流程图. 错解: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流程图为 图13-1-3 错因:未理解赋值的含义,由上面的算法使得,均取的值. 举一形象的例子: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种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设计问题,应当首先建立过程模型,根据过程设计步骤完成算法. 我们不可将两个墨水瓶中的墨水直接交换,因为两个墨水瓶都装有墨水,不可能进行直接交换.正确的解法应为: S1 取一只空的墨水瓶,设其为白色; S2 将黑墨水瓶中的蓝墨水装入白瓶中; S3 将蓝墨水瓶中的黑墨水装入黑瓶中; S4 将白瓶中的蓝墨水装入蓝瓶中; S5 交换结束. 正解:第一步 {的值赋给变量,这时存放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二步 {的值赋给,这时存放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三步 {的值赋给,这时存放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四步 {的值赋给,三个变量,,的值就完成了交换} 流程图为 图13-1-4 点评: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 [例]已知三个数,,.试给出寻找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算法,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 解:流程图为 图13-1-5 点评:条件结构可含有多个判断框,判断框内的内容要简明、准确、清晰.此题也可将第一个判断框中的两个条件分别用两个判断框表示,两两比较也很清晰.若改为求100个数中的最大数或最小数的问题则选择此法较繁琐,可采用假设第一数最大(最小)将第一个数与后面的数依依比较,若后面的数较大(较小),则进行交换,最终第一个数即为最大(最小)值. 点评:求和时根据过程的类同性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而不用顺序结构.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