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薄荷土茯苓煎洗治疗氨苄青霉素药疹的观察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薄荷土茯苓煎洗治疗氨苄青霉素药疹的观察及护理
杨根丽(云南省施甸县中医院 云南施甸 678200)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423-01
【关键词】氨苄青药疹 薄荷土茯苓煎洗 护理
氨苄青霉素属beta;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特点是:抗菌谱广,除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及革兰氏阴性球菌有作用外,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有效,主要敏感菌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氨苄青霉素耐酸,可口服给药,但不耐酶,故对耐药金葡菌无效。所以临床上常用氨苄青霉素来治疗上述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均获满意疗效。但根据临床观察,常见问题是氨苄青霉素可引起迟发反应性药疹,所以在应用氨苄青霉素时或用后15天内应严密观察。
1 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收住的病人中,使用氨苄青霉素者有154人次,观察发现迟发反应性药疹者有36人,其中男15人,女21人;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2岁;用药后起疹时间最长者14天,最短者3天。经过中药煎剂洗或浴后,药疹消退时间最快7天,最慢者2周。
1.2处方药物及使用方法 本方由薄荷30g、土茯苓30g组成1剂,每剂开水煎30分钟,取汁200ml,加适量温水洗或浴,每日3次,每日1剂即可。
2 典型病例
例1:魏某某,女,31岁,因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3天而入院,入院后给氨苄青霉素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于用药后3天全身皮肤瘙痒,起红色细密丘疹,发现后立即停药,给予薄荷30g,土茯苓30g,每次开水煎30分钟,取汁200ml,加温水洗浴患处,日3次,每日1付,7天后皮疹消失。
例2:张某某,男,47岁,因发热、腹痛、腹泻、排浓血粘液便伴里急后重3小时而入院,入院后诊断中毒性菌痢,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用药8天,停药6天全身皮肤瘙痒、红肿,起细密丘疹。发现后给予薄荷30g、土茯苓30g,开水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加温水适量洗浴患处,每日3次,18天后皮疹消失。
3 护理要点
3.1心理护理 由于过敏,可引起不同程度瘙痒,不但影响病人休息,而且病人情绪波动太大,精神负担较重,同时身体因受疾病折磨往往较疲惫。所以护理人员应关心病人,用良好的语言、举止、态度,解除病人的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他们在治疗上的合作。
3.2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3皮肤护理 搔抓可加重皮肤病损,引起感染,甚至化脓,故必须向病人耐心解释并协助病人每周剪指甲2次,必要时睡前用0.75%碘酒或70%酒精消毒指甲。剧痒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针灸或给服镇静剂。
4 体会
氨苄青霉素药疹临床较多见,目前医生多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治疗,但效果较差。不少病人用药后5~7天药疹瘙痒仍存在,这对病人的睡眠、精神和情绪影响较大。而用薄荷、土茯苓煎剂外洗止痒较快,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睡眠,避免了用抗组织胺药物引起的嗜睡、头痛、神疲无力等副作用,以及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同时也为病人减少了经济负担。
薄荷、土茯苓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方法简便,既有祛风止痒作用,又能解毒利湿。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既能抗过敏、镇静、止痒,又能抗感染促进皮损??合,与抗组织胺药相比,不论从疗效、方法、药源、经济、副作用等方面讲都值得推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