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年表.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史年表

关于近代技术史分期的理论探讨 姜振寰(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文试图从近代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管淮井一、森岛恒雄等编《科学技术史年表》,东京平凡社,1956)出发,采取对重大技术成果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寻求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并确立技术革命涵义的基础上,探讨技术发展的模式和近代技术史分期的理论依据。 一、近代技术发展的统计规律 技术的发展是以技术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笔者通过对管准井一等编著的《科学技术史年表》技术栏内所载全部技术成果进行逐项分析统计,发现自近代以来,技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对上述年表所载自1700年到1950年间共1200余项技术成果,按每10年统计一次,得到曲线I(图1)。 为排除在统计中由于人为选定统计年限而使统计结果出现的偶然起伏,又自1745年至1952年每10年统计一次,得到曲线Ⅱ (图1)(最后为7年),自1751年至1950年每5年统计一次得到曲线Ⅲ (图l);再把自1751年到1950年间技术栏内的441项重大技术发明按每10年统计一次得到曲线Ⅳ (图1)。将上述四条曲线相比较,可见其走向、波形基本相似,尤其是自1755年以后,每条曲线都极其自然地呈现三大部分,A(1755一1815;B(1815一1905);C(1905一1945)。 A、B部分曲线波形相似,都由三个依次递增的波峰构成,同一部分中每个波峰持续时间也大体相等。A的每个波峰皆为20年,B为30年。由于C仅有一个波峰,且是40年,可以把它作为第三部分的第一个波峰看待。由于管准井一的年表统计到1952年为止,无法根据这一年表做出1950年以后的技术发展曲线。不过,国外有人统计了1953一1973年间世界上重大技术革新成就,共有492项,因此可以认为1945年后,曲线还应当有一个高于1905一1945年间的波峰。如果根据前二部分曲线所呈现的简单递增规律加以外推,那么第三部分的完整曲线也应当由三个相等阶段构成,从而使这一部分延伸到2025年。 由图1中四条曲线的极好对应性可知,近代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由三个大体相等的阶段构成。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都在加长,可以近似地用公式D=3(n十1)10年表示,其中n表示近代技术发展时期次序,相应地取1、2、3,而(n十1)10年则是在相应的技术发展时期中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 “社会史上的时期,是和地质学上的时期一样,不能划出抽象的严密的界限来”。仁‘’技术是介于科学和生产之间的一种社会现象,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而且前、后的继承性和回采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统计中必然会有涨落出现。曲线所反映的仅是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一般性规律。至于每个发展时期及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也只能有几率的意义。 二、对近代技术发展三个时期的定性分析 对上述三个时期技术成果的内容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都有一项技术贯穿这一时期的始终,代表了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围绕着这一技术的发展,而形成一群技术,并涌现出一系列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构成了该时期技术成果的主要部分。而这群技术和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技术从形成到应用,又恰好构成了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下面,我们简要地分析一下在上述三个时期中,这些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1.近代技术史第一时期—蒸汽动力技术发展时期 近代技术史的第一个时期(1755一1815),正是资本主义生产蓬勃发展,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随着英国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寻求新的动力形式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当时技术发展中的一个中心课题。 蒸汽动力技术是瓦特对当时用于矿山的蒸汽抽水机进行一系列改革完成的。他首先针对当时流行的纽可门机热效率极低的问题进行了改革,之后从1780年到1795年间又进一步把仅供抽水用的往复式蒸汽机改革成可以作为工厂动力源使用的万能动力机械。 瓦特对蒸汽机改革的上述二个阶段,恰好与图1曲线的第一部分的前二个阶段即1755一1775和1775一1795年相对应。蒸汽机在第三阶段(1795一1815)开始在工业部门中广泛应用。英国在1800年拥有321台蒸汽机,10年以后猛增为5000台。同时体积小、效率更高的蒸汽机也被制造出来,如1800年出现的高压机和1803年出现的多级膨胀机,这就进一步拓展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 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促进了其他技术的变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促进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各种“工作母机”的产生。蒸汽机在采矿、冶金、锻造工业中的普及,使这些老技术也得到改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还使工厂布局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工厂制生产方式的建立。火车、汽船的出现,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原材料的远距离输送和商品循环,也加速了新技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由上述分析可见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