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周列国志》研究综述

《东周列国志》研究综述 摘 要: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明清时期、清末至1949年、1949年至今三个阶段。不同的研究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研究向度和视域:明清时期,研究形式主要是序跋、笔记、评点一类,表现出较零散自发的状态;清末至1949年间,小说频繁出现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编辑、专科目录及文学史小说史中,呈现一种较系统自觉的状态;1949年至今,相关研究逐渐多元化,呈现系统性、专题性的特点,在小说研究的角度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关于《东周列国志》的研究与其声名极不相称,亟待加强。 关键词:《东周列国志》;研究阶段;综述 在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东周列国志》具有突出的地位,它流传颇广,声名仅在《三国演义》之下。但是,数百年来,关于此书的研究文字却只有寥寥几十篇论文和少数几部著作,与卷帙浩繁的《三国演义》研究成果难以相比。本文试图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做一个总的梳理。 《东周列国志》按照其研究资料的多寡和探索的深浅程度,大致可分为明清、清末至1949年、1949年至今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其特点。 一、明清时期先驱性探索 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史传小说理论发展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理论体系,小说理论大都散存于各类小说的序跋、笔记和评点之中。《东周列国志》的研究成果也未脱离这一共性。这段时期的研究主要可见于小说序跋和随笔两处: 《新列国志序》,由明代吴门可观道人小雅氏所作,通过对比《新列国志》和《列国志传》对史实处理的异同,赞《新列国志》:“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譹?訛他也肯定了《新列国志》为“稗官之近正者”。同时,他也提出历史演义小说具有普及知识、以古鉴今的“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的创作办法。对《新列国志》的基本创作思想、创作原则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新列国志序》可看作《东周列国志》目前研究资料中最早的研究文字。 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序》主要继承了可观道人的思想,并认为小说“条其得失而抉其隐微”之目的在于“天道之感召、人事之报施、智愚忠佞贤奸记言行事之得失”。?譺?訛 李元复《常谈丛录》,较早将《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进行比较,提出了小说“于各朝代之兴衰治乱,皆有叙述,而《三国演义》最称,其次则《东周列国志》”的观点。他还论述了《东周列国志》在创作上难于《三国》,源于“国多则头绪纷如,难于连贯;又列国时事多,首尾曲折不具详,难于敷衍”?譻?訛,又盛赞《东周列国志》善于在《左传》基础上加以详解,敷衍成书,肯定了其艺术手法,使得《东周列国志》得到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况周颐《餐樱庑随笔》?譼?訛,说《东周列国志》“胪叙事实,与《左》、《国》、《史》、《鉴》十九符合,绝无向壁虚造之言”,赞其符合史实。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1960)录黄人《小说小话》,言《东周列国志》“见经营惨淡之功”,却也说:“唯《左》、《国》、《史记》之叙事妙绝千古,《东周列国志》妄为变换铺张,不免点金成铁。” 明清时期关于《东周列国志》的研究,角度大多局限于合乎事实与否,以史论文的倾向明显,只有少量涉及到小说主旨和艺术得失,总体而言并无太大价值。 二、清末至1949年的繁荣与发展 这一时期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小说的认识逐渐改观,历史通俗演义小说研究状况也有所好转。尤其是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小说界革命”的爆发,使得小说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学界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也愈发深入,期间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文学史、小说史和专科书目的著录。 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明之历史的神异小说》论及到《东周列国志》时评价道:“文笔参差,且多谬误。”于《〈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一篇中又言:“文笔参差,又已拘牵史实,袭用陈言,故既拙于遣辞,又颇惮于叙事。”认为它和别的讲史小说都“大抵效《三国志演义》而不及”。?譽?訛 再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对其成书过程、艺术成就及艺术缺陷等作了简要的分析。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1933年)?譾?訛和吴县潘氏《宝山楼通俗小说书目》(20世纪40至50年代)?譿?訛作为这一时期专科著录的代表,将《东周列国志》这一通俗历史演义小说收录其中,虽然证明了其受关注程度较之前有所发展,但关注角度仅限于介绍版本、卷数、版式、评点、序跋、藏书地点等情况,对小说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基本没有进行详细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研究角度逐渐脱离了“羽翼信史”这一层面,能够横向纵向联系其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涉及到著录、版本、艺术价值等多个角度,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代研究者的重视。但总体而言,其研究视野仍然不够开阔,也不够深入。 三、1949年至今的多元化视野 1949年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多元化局面,《东周列国志》逐渐获得文学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