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培育学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度退化草地的标准为:草地上适口性好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部分被取代,植被盖度下降10%-30%,高度下20%-50%,地上生物量下降20%-50%,可食植物产量下降20%-50%,不可食植物产量上20%-50%,裸地面积占草原面积10%-40%,土壤侵蚀程度上升21%-30%,土壤硬度增高11%-15%; 重度退化草地的标准为:草地原优势种大部分被取代,植被盖度下降30%,高度下降50%,地上生物量下降50%,可食植物产量下降50%,不可食植物产量上升50%,裸地面积占草原面积40%,土壤侵蚀程度上升30%,土壤硬度增高15%。 干草原地区: 该地区气候及自然条件次于草甸草原,年均温3-5℃,降水量300-500毫米,草地生产力一般在400-1000公斤/公顷,而且再生草生长周期长,尤其是后期再生草生长缓慢,因此在组织划区轮牧时,应适当加长轮牧周期,缩减放牧频率,而补充放牧小区不能先割草利用,应采用晚期放牧方式进行合理利用 荒漠草原地区: 该地区气候及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年均温1--5℃,无霜期150-175天,年降雨量150-300毫米,植被稀疏,牧草产量一般在300-800公斤/公顷之间,而且再生能力弱,产草量少,因此划区轮牧时应降低放牧频率,适当增加小区数目和小区面积,保持草畜平衡。 荒漠地区: 该地区年均温较高(在4-6℃),年降雨量150毫米以下,个别地区不足100毫米,草地植被以旱生或超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草地生产力100-400公斤/公顷,而且无再生草,因此放牧频率只能每年1次,划区轮牧以季节牧场为主,根据季节牧场牧草产量动态与畜群季节饲草需要量来划分。 不同类型草地划区轮牧周期、频率及小区数等参见不同类型草地的轮牧周期、频率、小区数和放牧季长度。 ? 三、季节牧场的划分 1、意义 季节牧场的划分指放牧场每年依照季节的更替来轮流更换放牧的方式,又叫季节营地或季带。时间可以是季,也可以是月,划分季节牧场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由于季节的不同,草地表现出不同的适宜性,在地形地势、水源、植被及管理上都有差异,因而按放牧场的季节适宜性划分季节牧场来利用,以适应家畜在不同季节对饲草的需要。第二,为了均匀利用所有草地,以满足家畜在全年都有足够的饲草供应。 2、划分原则 主要根据地形地势、水源、植被来划分。地形地势是山地草原划分的主要依据,季节不同,家畜需水 不同,植被也不同。 3、各季牧场应具备的条件 冬季牧场:由于气候寒冷,牧草枯黄,植株小的植被常被大雪覆盖,家畜处于怀孕后期或生产时期,因此要求地形上低洼,避风,向阳,植物枝叶保存良好,植株高大,距基本牧场近。 春季牧场:早春气候寒冷、变化无常,家畜经过漫长的冬季,消耗较大,又处于哺乳及抚育幼畜时期,要求牧场开阔、向阳、风小,植物萌发早,距基本牧场近。 夏季牧场:天气炎热,降雨多,蚊蝇侵袭干扰。要求地势较高,凉爽通风,水源充沛,牧草低,生长旺盛,种类多。 秋季牧场:气候逐渐寒冷,牧草生长逐渐停止,大多数植物开始结实,地上部开始枯黄,要求地势较低,平坦开阔,植被多汁而枯黄较迟。 四、放牧场的轮换 1、涵义:牧场轮换是划区轮牧的一个组成部分,必不可少,其涵义是各轮牧小区,每年的利用时间和利用方式都按一定规律顺序变动,周期轮换,以保持和提高牧场的生产性能。通过牧场轮换,可以避免每年在同一时间,以同样方式利用同一牧场。 2、牧场轮换应包括的基本环节 天然播种所必须的延迟放牧和较迟放牧。 安排一定的刈割年限及休闲年限。 第四节 放牧家畜的结构与组织 一、家畜结构 ??? 调整草地放牧家畜的结构是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根本。草地放牧家畜结构,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三个方面。 畜种结构调整,应以草地资源类型、饲草供应量为基础,根据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基本要求,合理配置。如草甸草原,植物种类丰富,产草量高,且牧草中富含碳水合物,故适宜奶牛、肉牛饲养;干草原草场,牧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细毛羊和肥育肉羊;荒漠或半荒漠草场,植被组成以灌木、半灌木为主,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所以适宜饲养耐粗饲的山羊、骆驼等家畜。当然,各地区由于隐域性地形与植被的存在,除发展主要畜种外,还应配合饲养一定数量的其它家畜,便于草地放牧家畜的优势互补。 放牧家畜品种结构的改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良家畜品种,提高饲料报酬,增加单位草地畜产品产量,保证草地畜牧业的高效、优质。 畜群结构的调整,应根据饲养目的、家畜种类、家畜生产性能、经营管理水平及畜产品市场等加以区别。合理的畜群结构,要求在保证畜群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正常周转的同时,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羊群中基础母羊的比例保持60%以上,出栏率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