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新认识与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门螺旋杆菌新认识与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新认识与规范 治疗 确山县人民医院 张金生 * * 1983年沃伦和马歇尔从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到HP,当时叫幽门弯曲菌。 2005年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HP的生物学特性 HP菌体光滑,呈S形、U形,一端有3~4条鞭毛,运动活泼,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5~8% 。 有高度的尿素酶活性。常呈鱼群样排列或集聚成团。 具有活力的HP在河水中可存活1周。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全球约50%以上的人口被HP感染。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60%~80%,而发达国家为20%~40%。 螺杆菌显微镜像 ?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整的自我保护机制(如胃酸 、蛋白酶,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只有HP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 HP致病因子 定植因子 1)鞭 毛----运动装置,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使之快速穿过粘液层到达胃黏膜上皮,在定居过程中起抛锚作用。 2)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与胃酸中和,产生近中性的微环境,以利生存,同时破坏粘液层及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有机结构,形成糜烂甚至溃疡。 3)粘附因子---Hp与胃粘膜上皮特异性结合是Hp造成上皮损伤的先决条件。 上图)幽门螺旋杆菌利用一种类似皮下注射针头的构造,将CagA蛋白质注射入胃壁的上皮细胞。同时还会释放出液泡毒素,让上皮细胞內形成空洞。 HP感染与胃肠疾病 研究证实: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全球胃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国胃癌死亡率占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 胃 炎 研究发现:所有胃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以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 胃窦黏膜红斑 黏膜下出血 广泛糜烂出血 糜烂出血 轻度糜烂 重度糜烂 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胃窦溃疡伴活动性出血 胃角溃疡 球部单发溃疡 球部对吻样溃疡 胃体多发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线样溃疡 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于未感染人群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 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OMGE)临床指南——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病学.2007;12(1):40-52.) 胃角溃疡癌变 弥漫浸润型(皮革胃) (肿块型) . 胃 癌 经抗菌药治疗后,Hp常由螺杆状变为圆球体,这是Hp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回复成具有活力的Hp,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迁延不愈 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Hp的传播 Hp仅寄居人类,人是唯一传染源。 螺杆菌传染的途径是从口传染,通过食品,不清洁的手,和粪便污染的食品进入人体,途径即: “口——口”、 “粪——口” “胃——口” 。 口-口途径 咀嚼后喂养 母亲患有螺杆菌病,往往她的婴儿也会同时感染。 接吻 粪——口 胃-口途径 : (呕吐、胃食管反流) 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 随着对HP感染的深入研究发现,近年已经发现HP感染不但引起消化系疾病,它还与人体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血管N性疾病 (如偏头痛、功能性血管疾病、雷诺氏现象、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 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扁平苔癣、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消化吸收不良(缺铁性贫血、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其他(干燥综合症、女性不孕症、牙周病、龋齿病、口腔复发性溃疡、口臭等。) ?Hp在人体的分布 人们曾经认为胃是Hp的惟一生存环境,它存在于胃粘膜、胃液、呕吐物、粪便等部位。 自从1993年Krajden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培养出Hp以来,口腔内Hp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 研究发现:口腔HP形态、免疫特性均与胃黏膜中HP同菌株。胃中有HP者,牙菌斑中均有HP;胃中无HP者牙菌斑也有HP;且牙菌斑中HP的数量和密度高于胃黏膜。提示口腔感染可能是Hp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口腔HP与胃HP关系 HP二点定植论 口腔和胃两个区域都是HP的定植地,寄居于牙菌斑内的HP在牙菌斑“生物胶片膜”的保护下,躲过了抗生素的追杀,成为引起胃HP反复感染的源头,口腔作为Hp的又一个重要储存库,随唾液源源不断地伴随食物吞咽到胃内并定植,这也是引起HP 根除失败及胃内炎症复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