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一生PPT
玉 米 一、玉米的一生 2、拔节 3、孕穗 4、抽雄开花 5、吐丝 6、授粉 7、灌浆 8、种子成熟 苗期 穗期 花粒期 0、播种 1、出苗 玉米的一生----图示 (一)苗期---功能 1、阶段:播种 拔节,夏播25天左右,春播约35天; 2、特点:该阶段是生根、长叶、茎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但是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却迅速。 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关注田间表现,适时间定苗! (一)苗期---温度 1、发芽最低需要温度是6-7度,27度左右发芽最快,出苗适宜温度15-20度; 2、早播温度过低引起烂种缺苗;晚播误农时; (二)穗期---功能 1、阶段:拔节 抽雄开花,夏播30天左右; 2、特点:该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是决定穗数、穗大小的关键时期;节间伸展快、叶片增大、根系扩展;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阶段。 拔节期---6片叶 (二)穗期---管理 管理目标:保障水肥、使穗大、穗多、穗匀 1、追肥、浇水:大喇叭口期(40d,约11片叶)追供穗肥; 2、病虫害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小喇叭口药剂丢芯) 3、化学调控:在7-8片叶时,喷施生长调节剂;(降株高,防倒伏,但注意喷施时期和剂量配比) 玉米幼穗着生节位的上下三张叶片开始伸长但没展开,心叶丛生,上平中空,形状象喇叭,称为大喇叭口期 大喇叭口期---11片叶(追肥) (二)穗期---温度 1、抽雄开花时期温度超过32度、空气湿度30%、土壤持水量小于70%;会造成:a-雄穗开花持续时间短 b-雌穗抽丝延迟 c-形成花期不遇 2、高温干旱,花粉在1-2h内就会因脱水而失去活性,严重影响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雄 穗 花 丝 (三)花粒期---功能 1、阶段:抽雄开花 成熟,早-中-晚---30-40-50; 2、特点:生殖生长为主,经开花授粉进入籽粒产量形成阶段;功能叶片主要是中上部叶片“棒三叶”。 ③ ② ③ 棒三叶是指穗位叶及穗位叶上下各一叶,对籽粒产量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棒三叶 管理目标: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结实粒数和千粒重 1、追供粒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甲)功能叶片; 2、浇灌浆水:根据墒情,适当浇水可提高结实性、千粒重; 3、适时收获:早收晚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 早收:干物质积累少;晚收:干物质流失; (三)花粒期---管理 (三)花粒期---温度 1、平均温度22-24度,成熟前期仍需要有较高的温度,促进同化作用;成熟后期,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2、低于16度玉米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淀粉运输和积累,导致粒重降低; 二、玉米种子 1.硬 粒 型--- 2.马 齿 型--- 3.半马齿型--- 4.棒穗特征--- 半马齿型 无秃尖 马齿型 玉米穗粒不同性状 半马齿 马齿型 硬粒型玉米 下部结实性差 秃 尖 无秃尖 结实性好 玉米棒穗不同性状 花白粒 籽粒黄色 玉米棒穗不同性状 穗轴红色 穗轴白色 三、玉米---密度 1、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种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传统种植习惯有所改变;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现在种地越来越简单了!” 2、简单:---机播率90%以上---肥料一次施入---化学除草---化学调控-机械收获--- 3、管理越粗放,对产品的要求就越高:耐密性、抗性、丰产性要过关。其中密度是可控且重要一环节! (一)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亩产量=ABC♀----------♀(调节系数) 3、亩穗数※密度:A=P(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随之增大;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接近于一个定值) 4、穗粒数※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穗粒数减少; 5、粒重※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粒重降低; (二)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以机玉220为例说明 A P P P B C P极 4500/亩 A P (三)密度※产量 1、产量是亩穗数、穗粒数、粒重的一个非线性函数,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离开另外的因素而独立发挥作用; 2、所以,最终追求的就是--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达到ABC乘积最大! ABC P 4000/亩 5000/亩 注:要达到各个因素最佳点,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四)怎样定密度? 1、品种定密度:稀植--P ≤3000株/亩;中密度--3500株/亩左右;高密度--P ≥ 4000株/亩; a-株型 b-株高 c-叶片数 d-叶型(一般的早熟株型紧凑/晚熟平展) 2、肥水条件定密度:原则是薄地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
- 排球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doc VIP
- 开学第一课(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GD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练习题及答案01.docx
- 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技巧ppt课件.docx VIP
- 2024年某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 锚杆长度检测课件.pptx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