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为”“焉”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为”“焉”课件

文言虚词 9—10 “为”“焉” 文言虚词 9—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译文:(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译文: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译文:冰,是水变成的,却比水更寒冷。 5、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鸿门宴》) 译文:我叫人去看过他头上的云气,都成为龙虎形状,有五彩的颜色 (一)动词 (1)\“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 6、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文:这样做是走上灭亡的秦朝的旧路,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能这样做。 7\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认为你比我聪明啊 (2).动词,以为,认为。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现在人家正象是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9、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不是我织布织的慢,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 (3).判断词,是。 10、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译文: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1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不马上去,恐怕会被曹操占了先。 1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译文:国家和自己都灭亡了,被天下的人耻笑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译文: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2)介词,介绍原因或目的,由于,因为。 1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16、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译文:你替我献给吧 (3)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17、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对这件事怎么办? 18、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译文:不值得对外人讲 (4)介词,对,向 19、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译文:当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20、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译文: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贵,指仲卿贱,指兰芝。何薄,何薄之有】 (6)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2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正象是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2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这是对国家有用的人,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三)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文言虚词 10—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文: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在哪里放土石呢? (一)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 “于何” 4、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译文:以期待那些(朝廷派来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5、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文: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或道理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6、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译文: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 (2).疑问代词,哪里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文:等到燕太子丹把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的啊。 8、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译文:于是我对此有感叹啊。 9、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三)语气助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译文: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