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工程的关键技术(二)PPT.ppt

第三章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工程的关键技术(二)PPT.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工程的关键技术(二)PPT

生物降解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及机理 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制剂 正确的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及机理 促生长作用 提高饵料利用率 防治病害的发生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调节水质 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制剂 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 亚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菌 酵母菌 放线菌 乳酸菌 伟嘉“益生活水素” 正确的使用微生物制剂 存在的误区 溶氧对微生物的影响 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制剂的关系 活菌的代谢产物必须要找到出路 不同的水层选用不同的菌种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活菌制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使用活菌制剂注意事项 不能和抗生素或消毒剂类药物共同使用 使用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 大多有益菌均为耗氧菌 当虾患有纤毛虫病或水中有大量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时,活菌制剂要谨慎使用 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处理 池水混浊时亚硝酸盐的产生和降解方法 池水发生分层时亚硝酸盐的产生和降解方法 天气变化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产生和降解方法 水位过深或放养密度过大时亚硝酸盐的产生和降解方法 水质或底质老化亚硝酸盐的产生和降解方法 底质调控 底质-----养虾成功的前提 底质恶化的原因 处理措施 底质恶化的原因 污水养虾 增氧设备配备不足 投饵量把握不够准确 藻相不平衡 用药不合理 处理措施 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池塘清污 加大增氧力度 定期估算虾的成活率 定期用活水素和肥水宝进行肥水和调水 合理使用消毒剂 连续阴雨天要勤开增氧机 溶氧 对虾养殖业中的灵魂 长期使用久氧可以解决水质和底质溶氧过低的问题 温度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水下温度计 水温测量结果与调控: 水温测量结果 对养殖的不良影响 调控方法 上层水温高 底层水温低 温度相差5℃ 由于上下水层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形成分层现场,夏秋季形成分层后,使上下水层不能对流,底层形氧债,遇阵雨或夜间气温快速下降时,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从而引起全池缺氧,导致鱼类死亡。 1、科学使用增氧机,消除水体分层,避免形成氧债。 2、加注新水,使水体对流。 上层水温低 底层水温高 夏季雨后,气温急剧下降,形成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或在秋冬季节,寒潮来领,气温大幅下降,导致低温的上层水密度较大,形成上下水层快速对流,上层水溶氧很快消耗,致使整个鱼塘水体缺氧 溶氧的测定与调控 检测工具:便携式溶氧测定仪、DO试剂盒 溶氧的调控措施 DO测量结果 对鱼类活动的影响 调控措施 小于2mg/L 鱼类严重缺氧浮头,如不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会导致泛池。 1、立即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 2、全池泼洒化学增氧药物; 3、保持适宜的水深,以免影响上下水对流 2-4mg/L 鱼类缺氧浮头,影响鱼类活动与生长。 1、立即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 2、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过氧化钙等。 4-5mg/L 饵料系数上升,养殖效益降低,免疫力下降,易引起鱼病的爆发与流行。 1、合理使用增氧机,中午开机搅水使鱼水层塘上中下对流交换;2、定期加注新水; 5-8mg/L 水中溶氧充足,有利于鱼类的摄食与生长。 1、合理使用增氧机,中午开机搅水,促使水体交换,避免氧债的形成;2、保持鱼塘良好的日照条件和通风条件; 透明度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透明度盘 水库、网箱透明度控制在40㎝,鱼塘控制在30 ㎝左右。 养殖前期控制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通过换水控制在30-40厘米。 鱼塘透明度测量结果与调控: <20 ㎝ 水体太肥,需要增加透明度。调控措施:1、加注新水;2、用化学制剂:泼洒生石灰、漂白粉、沸石粉等,使池底沉积的有毒物质氧化,降低毒性。同时杀死一些藻类,降低水体“肥度”。3、使用水质改良剂。 30 ㎝左右 水体肥度适中,不需调控。 >40 ㎝ 水体太瘦,需要降低透明度。调控措施:1、施混合追肥。氮磷释放比例2:1为好,炎热季节单一用磷肥即可(注意不可和生石灰碱性物质仪一起施用)。2、使用动物粪便肥水,动物粪便最好选择发酵后的粪便。 3、施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 4、PH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试纸、试剂盒比色法 酸性水体产生原因:酸性土质、酸雨、有机质的分解,酸性环境中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量很少,鱼摄食偏少。 碱性水体产生原因:养殖中后期投料量多、盐碱地。 PH测量结果与调控: PH测量结果 形成原因及危害 调控措施 小于6 酸中毒:体色明显发白,透明度明显降低,水体有许多死藻 立即调节,上午用生石灰浆全塘泼洒,20-30斤/亩。(调高一个PH值1米1亩水深30斤生石灰) 6-7 正常范围,稍有偏低 可定期少量泼洒生石灰 7-9 比较适宜的范围 不需要处理 大于9 碱中毒:受刺激狂游,鳃丝腐烂,水体有许多死藻 1、立即调节,用醋酸500毫升/亩; 2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