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学概论13
3、巩固民族集体记忆,强化归属感 如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华人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方式,增进民族认同和形成国家意识。 五、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1、塑造国家形象 截至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已就六个国际频道海外落地业务与世界各地的279家当地媒体合作,实施了373个整频道或部分时段的落地项目,总共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节目的落地入户播出。 2、影响对外政策 美国“缅因号”军舰在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没,美国纽约《新闻报》极力渲染和煽动公众对西班牙的对立情绪,促成了政府的对西作战决策 3、影响吸引外资及对外贸易 如媒体对企业经营状况、国家经济状况、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报道,会影响到外资的投放 如对利比亚持续冲突和内战的报道 第十三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1、媒体生态环境对媒体发展的意义 媒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体的生态环境。 1)决定媒体制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媒体所处的社会环境。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媒介的整体规模与媒介产品的质量。 2000年《商业周刊》的统计数字 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化国家拥有全球因特网用户的88%,而占世界人口的1/5的南亚,可以上网的人不足1%; 拥有7.3亿人口的非洲,电话线只有1400万根,这个数字少于纽约的一个曼哈顿区。 整个非洲大陆因特网用户只有311万,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48亿; 在英国,每100人有30台电脑,而在像马拉维这样的国家,每10000人才有1台电脑; 全球互联网是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ICANN机构管理,负责互联网IP地址的分配、顶级域名系统的管理等互联网国际管理事务。美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ICANN使某国或某地区的互联网从国际主干网上断开,这给多数国家带来了政治上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美国一直掌握并行使着互联网的管理权,拒绝任何国家的加入。 3)决定媒体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1992年广播电视被纳入工业、农业外的“第三产业”,开始推向市场,自负盈亏。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4)决定媒体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如对正负面新闻的认识。 2、媒体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A、收集信息 要旨是全面、准确 B、制作信息 要旨是真实、客观 C、发布信息 要旨是迅速、有效 总之,媒体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宗旨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A、媒体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 媒体可能对社会制度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质疑。但不可能公开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B、媒体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总体上说,大众传媒是一种主流传媒,起主导作用的必然是主流意识形态。 《人民日报》两篇评论 主流媒体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4日 主流媒体维护既有的社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 媒体系统既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也促成社会变迁。 2005年3月3日南方周末《湖南医生痛揭医疗腐败潜规则》,对医疗管理提出警示。体现出媒体革命性的一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2008年2月21日南方周末《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对政府的某些机制提出质疑。体现出媒体革命性的一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A、理解:自我和社会 B、导向:行动导向,互动导向 4)促进社会整合 A、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B、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3、当代传媒业生态环境的特征 1)全球化 现代媒体几乎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其他地方连接起来了,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如汶川地震国外的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泰晤士报:人民大军源源不断帮助抗灾 美联社:中国现代史首次为平民举国哀悼 CNN记者:团结爱国浪潮涌动全中国 法新社:中国运动员为灾民奋勇冲金 联合早报:中国民族精神的再现 德国世界报:哭泣的总理 京乡新闻:地震没有震倒希望 环球邮报:灾难凸显中国的经济实力 2)高风险 媒体对有关事件的报道,既可消除人们的恐慌,也可制造恐慌 上海甲肝爆发 毒大米 瘦肉精 地沟油 假奶粉 苏丹红 松花江水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