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树病害防治PPT
第五章 茶树病害防治;;?? 一、叶部病害;成叶、老叶病害 以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煤烟病、茶赤叶斑病等在中国各茶区都常有发生。病叶易脱落,致使树势衰退。
;二、茎干病害;云纹叶枯病;云纹叶枯病;云纹叶枯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3. 加强管理,培育健壮茶株。施足基肥,配方施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整治排灌系统,提高茶园防涝抗旱和防冻能力;深耕培土,提高根系活力;坚持冬耕清园;合理修剪,适度采摘。
4. 喷药防控病虫害。于春茶结束后喷药一次,7~9月盛病期喷1~2次,全年至少喷3次。杀菌剂可选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1500倍液;10%多抗霉素或庆丰霉素1000倍液,或40%多丰农600倍液。兼治小绿叶蝉可加入25%扑虱灵;兼治螨类可加入20%双甲脒1000~1500倍液等。茶树用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茶饼病;茶饼病;茶饼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茶炭疽病;症????? 状 ;图1 叶片受害状 ;茶炭疽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茶根结线虫病;茶根结线虫病;病????? ?原
? 茶根结线虫病由多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侵染所引起。我国主要以南方根线虫(M.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为优势种。两种根结线虫均雌雄异型。雌虫梨形,大小为440~1990×260~810微米;雄虫线形,大小为1000~1500×30~40微米。病原线虫发育最适土温20~30℃、土湿为40~70%,土壤酸碱度为pH4~6。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茶轮斑病;茶轮斑病;茶轮斑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茶树地衣与苔藓;症?????? 状
? 地衣平铺在茶树枝干表面,多为青灰色,外观呈叶状、壳状或枝状,有的紧贴而难于剥离(图1)。苔藓附生于茶树枝干或叶片上,外观呈黄绿色青苔状或毛发状物(图2)。被害茶树生势衰退,新芽抽生能力差,甚至枝干大部分或全部被其覆盖,致部分枝条枯死乃至全株死亡。 ;图1 附生于树干上的地衣 ;病?????? 原
? 在我国为害茶树的地衣已知有13种,其中以睫毛梅花地衣(Parmelia centrata Ach.)、树发地衣(Alectoria sp.)、[Anaptychia leucomela (L.) Mass.]和[Physcia caesia (Hoff.) Hanp.]4种为多见。地衣按其外观可分为叶状、壳状和枝状3类。叶状地衣形似叶片,平铺枝干上,有的边缘反卷,仅以假根附着枝干上,易于剥离;壳状地衣呈皮壳状,有的表面有文字状黑纹,以假根紧贴树皮上,多不易剥离;枝状地衣呈枝状,直立或下垂。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具叶绿素,可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部分供真菌繁育所需;真菌无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但可从茶树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部分供给藻类,两者营共生生活。地衣以其本身分裂成碎片行营养繁殖为主,也有以藻类形成的芽孢子或以真菌的菌丝体或孢子等方式繁殖。
;?茶树上的苔藓已知有22种,在我国江浙与安徽等茶区,以悬藓[Barbella pendula (Sull.) Fleisch]、中华木衣藓(Drummondia sinensis Mill)为当地优势种。苔藓是苔和藓两类低等植物的统称,多呈黄绿色。形似青苔状物为苔;呈毛发状丝状物为藓。它们无真正的根,以假根依附茶枝干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也可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苔藓的有性繁殖体称配子体,呈茎叶状,内有配子囊,配子囊具柄和朔。朔有朔囊、朔盖和朔帽。朔囊产生孢子。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茶白星病;茶白星病;茶白星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4)以春梢为重点,抓好喷药保梢工作。在春茶萌芽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500倍液1次,对2~3年生的幼龄茶树隔7~10天再喷1次。对采摘的茶园,一般应于采摘结束后随即喷药一次,可把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进行病虫兼治。但茶园用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茶雀眼斑病;茶雀眼斑病;茶雀眼斑病;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