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几段大理历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忽略的几段大理历史   一、两千多年前大理就是云南中心   马曜先生在《大理丛书?序》中写道:“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周围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在云南,古代文明是从洱海周围向滇池地区发展的”。这显然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论断。而大理地区与中国内地的沟通与联系,从能查到的史料看,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期,“庄王即庄?F,威王遣伐夜郎,遂王滇地”①,楚威王公元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11年,另一段史料:“楚顷襄王遣弟庄?F略地黔中,西至滇池”②,楚顷襄王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在位36年,两段史料讲的应是同一件事,却相差数十年,但不管怎样,庄?F开滇应为史实。庄?F王滇,并不限于滇池地区,“?F使部将小卜,收滇西诸蛮,既不得归,始筑苴兰城居之”③,这应该就是大理地区与中国内地交往之始,距今应有2300年以上。1963年在祥云发现的大波那铜棺中有象征权力的铜鼓和铜权杖,墓主人应为地位相当高的当地领袖人物,可能当时已有早期地方政权的社会政治及权力机构,大波那铜棺距今已有2350年,其铸铜工艺显然有春秋战国时中国青铜工艺的痕迹。   大理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史学界一般认定应始于唐朝的南诏时期,“从南诏国到大理国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国都所在地”④,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大理作为云南中心,应远推至西汉武帝年间,比史学界的结论早800多年。“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见于白崖,置云南县”⑤,云南县即现在的祥云云南驿一带,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竺白饭王之裔仁果,为众所推,乃册为滇王,都白崖,号白子国,?F世乃绝”⑥。庄?F王滇,史料上并无定都何处的依据,但很可能有庄?F实际上到了洱海地区,据《云南通志?卷一?沿革总论》:“?F至滇池,方三百里,今在云南郡,其泽在西北,水源深广,末更浅狭,”这段论述中的滇池,分明就是洱海。而白子国,已明确定都白崖,即现今的弥渡,“赐滇王玉印,此滇王都白崖”⑦,“赐滇王金印,此滇王居白崖”⑧而“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南中,军次白崖,建铁柱纪功,时佑那为众所服,仍封滇主,赐姓张氏,国号建宁,世居白崖,又十七世传至张乐进求,唐太宗时,乐进求入觐,册为首领大将军”⑨,“改白子国为建宁国,筑建宁城于弥渡,立铁柱”⑩,张乐进求逊位于蒙氏,开启了南诏历史。这几段史料均确证了庄?F之后,滇国首都在大理地区的白崖和建宁,首都所在,自然就是滇国(即云南)中心,而且这个中心地位从西汉至唐代一直延续下来,没有中断过。如果认为这些史料不确实,那就应该找出推翻这些史料的历史证据,否则,我们当然只能依据这些历史记载得出大理远在西汉武帝年间就已经是云南中心的结论,这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名扬海内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下联中写了云南的历史,“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这四句高度概括的历史事实,实际上讲的都是大理的历史,而这也更证明了,从汉代开始,大理就是云南的中心。“汉习楼船”的历史典故源于“?F遂王滇,号滇国,又名其池曰昆明,汉武帝将讨之,以其国有昆明之险,乃即长安西南作池象之,以习水战,元封二年,以兵临滇,滇举国降”{11}这一段史实。这里提到的昆明池,史学界大多认定是滇池,但清末著名学者赵藩曾认真考证过,昆明池应是洱海,为此,他在洱海西岸丰乐亭专门撰联:“昆明池当属斯,仿凿习楼船,汉帝雄心驰域外;浩然阁已无存,搜遗补碑碣,唐人高咏表楹端”,明朝状元杨慎写的《洱水寻源歌》中有:“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也明指昆明池即为洱海。民国《大理县志稿?卷一》载:“西洱河即古叶榆水,又为昆明池,即汉武象之以习战者也”,同书卷三之沿革中还有“唐书昆??即汉之昆明,在爨蛮西,以西洱河为境”的记载,书中并载全祖望《昆明池考》一篇长文,用大量史实证明了昆明池就是洱海,“昆??是昆明之,当在今大理无疑”;“西洱河一名昆??川,汉武帝象其形凿之,以习水战,非滇池也”;“则西洱河之为昆明,无可疑者”;“若高宗时,唐九徵击吐蕃于姚?`”;“九徵毁垣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纪功,其所云滇池,亦指洱河……九徵战胜于大理,不应建铁柱于千里而遥之”,这里既证明了洱海为昆明池,写出了“汉习楼船”的由来,也同时写明了“唐标铁柱”的历史,历史上吐蕃势力只到滇西地区,没有到过滇池周围,唐军战吐蕃于滇西,建铁柱纪念胜利之功,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将铁柱建至“千里而遥之”的昆明,而只应建于滇西的大理地区。   至于“宋挥玉斧”的典故,则更无疑义,宋太祖在图上玉斧一挥,将云南划为域外,当时大理国段氏政权统治云南全境,国都在大理,终宋一朝,大理国与之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而“元跨革囊”也很清楚,元朝大军跨革囊渡过金沙江,平定大理,然后才东下滇池地区。大理国是在大理苍山上的无为寺向元军投降的,而元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