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客家土楼.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具一格的客家土楼   在我国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客家人传统民居――土楼。它不仅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吸引着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调研。      土楼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晋、唐时期。当时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天灾的驱迫,许多汉族人南迁,他们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备尝艰辛,最终扎根于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中,这些后来者被称为“客家人”或“客籍人”。由于居于“客”的地位,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排挤,他们按照中原的传统建筑技术,营造了“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并不断改进和发展。由于其建筑材料是直接取材于具有地方风味的原始生土和其他相关配料,形似楼房,故名“土楼”。   土楼主要有圆楼和方楼两种。圆楼是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第一次见到圆楼的人无不惊叹叫绝。日本学者曾称之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据说上世纪70年代,美国卫星发现了圆楼,还误以为是中国新型号的导弹发射井呢!神奇的客家圆楼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学者、游客来此调研和观光旅游。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中国民居”邮票,其中一枚邮票上的图案就是这种圆形土楼,以此作为福建民居的代表。在圆形土楼中,最有名气的要数福建省永定县的承启楼。承启楼又名天助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土木结构,造型美观,具有永定土楼的独特风格。它直径73米,全楼共有三圈环行围楼,外高内低。最外一环周长229米,高12.42米,为四层楼,每层有房72间,共有288间;第二环为两层楼,每层有房40间;第三环为单层,有房32间。土楼中心是祖宗祠堂,外圆内八角的大厅,前有天台,边有阴廊,构筑精巧。主楼设大门三个,楼内各圈设巷门六个,有两眼水井,可供楼内居民用水。最盛时全楼曾住80多户600余人。方形土楼俗称“四角楼”,其规模巨大,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四合院式,长宽在20多米至四五十米之间,层数一般三四层,最高达五层。      方形土楼中以永定县的遗经楼最大,它有五层,高16米,空间布局好,艺术格调高,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60),历时70多年,历经三代人的努力才最后建成。其总体布局是当时所称的“楼包厝,厝包楼”的形式,即四五层的方楼包围着内院中心单层的方厝,而方楼前又被一二层的厝所包围,在楼前形成一个前院。土楼中间是方形天井,用以采光、流通空气和接排雨水,天井内挖有水井。   土楼和一般的民居相比,具有很强的坚固性。现存的许多无石基土楼,一般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力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后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墙基,接着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的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搅拌,和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的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埋入杉木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强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夯筑,便筑起了犹如钢铁混凝土似的土墙,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历史上,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到闽粤赣边界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建造土楼时,防范严密,甚为安全。一般土楼的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四楼的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是?t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石条,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以由此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放火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还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一般都挖有水井,藏有足够的粮食,还有砻、椎等加工粮食的设备,遇有不测,坚守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因为这种土楼既方便又安全,所以人们世代相传,按最初的方式一直居住下来。   土楼的外围土墙厚实,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极其封闭。而内部则是敞亮的回廊,向内院开敞的门厅和祖堂,环周的卧房朝向内院,主要从内院采光。这种内外隔绝的后墙围合,形成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独立天地,保障了内部生活的安全。   登上圆形土楼,俯瞰内院,环周挑廊列柱形成均匀的曲面,一个又一个开间简单地重复,毫无重点。人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集中到内院中心的祖堂。祖堂是土楼的心脏,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